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4章 能喝的马桶水 (第1/2页)
马喊水在火车站打工,一天累死累活才挣10元钱,一个月从头干到尾,也就300元,结果儿子马德宝就洋洋洒洒写了两篇文章,就赚了200元! 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马喊水激动不已,毕竟这不只是200元钱,更是一个人的体面,儿子成作家了! 那可是比在地里刨食来的体面啊! 而且稿酬还那么高。 三个人庆祝一番,马喊水道:“德福,去喊你姑过来,咱们今晚多做几个菜,对了德福,你骑着车,去买瓶酒,咱们好好庆祝一下。” 马德福笑道:“大,还费那个劲干嘛?走,咱们去镇上,吃一顿滩羊,都说这里的滩羊天下有名,咱来了这么久都没吃过。” 吃一顿滩羊,虽然要花马德福小半个月的工资,但是他觉得值,因为他发现弟弟真的长大了,懂事了,不但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还能付诸行动。 甚至在某个方面,比自己这个当哥哥的还厉害。 马喊水更是欣慰不已,点头道:“那行,咱再借上两辆自行车,一起去镇上美美的吃一顿。” 尕娃妈、尕娃两人听说谷雨在书本上发表文章,还拿到稿费了,也是高兴地不得了,尕娃忙去借了两辆自行车,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去吃了一顿滩羊,马喊水破例喝了好几杯的酒。 八十年代可以说是作家、诗人们最好的年代,而九一年则是文人幸福时代的尾声,这个时候,京城的平均工资也就二百多,马喊水累死累活,一个月也就挣这么多,谷雨就动动笔,就能赚那么多了。 这么看起来,再过俩月,就能计划盖房子了。 先把尕娃家的房子盖好了,再把自己家的房子盖上。 三个小子的房间都弄得宽敞点,以后儿媳妇嫁进来也舒服。 马喊水光这么想就醉了。 这日子是越过越美了。 看来还是政策好啊,要不然待在西海固的穷山沟里,什么时候能过上这种有奔头的日子? ………… 一个月后。 海吉县,涌泉村。 “爸,德宝发表文章了,《读书者》都登了他的文章了。” 麦苗举着一本《读书者》,冲进了屋子里,高兴的说道。 白崇礼正在批改作业,听到麦苗说的话,顿时一愣:“什么?你说什么?” “德宝成作家了,他在《读书者》上表面发表文章了,爸,你看。” 白崇礼一脸不可思议。 德宝这小子他当然知道。 人很聪明,也很有担当,是个小男子汉,麦苗喜欢跟着他玩。 但因为马家家里穷,所以他小小年纪就辍学了,白崇礼当世觉得很可惜,可也无能为力。 前段时间德福回来宣传吊庄的时候,这个德宝还带着尕娃、水旺,以及麦苗、水花离家出走,想去外边赚钱,闹出好大动静。 现在才过了几个月,这个德宝居然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了? ….这也太扯了吧? 他字认得全吗? 带着怀疑的神情,白崇礼接过《读书者》,但并没有着急翻开。 “爸,你翻开看看吗,在第18页和第35页,德宝写的可好了,他在心里说,是当初听你讲的故事。”麦苗催促道。 “我讲的故事?”白崇礼笑了:“原来是这样啊。这小子把我讲的故事找人完善了一下,然后寄给杂志社,想来是这样。” 想到自己的学生对自己教导的东西记忆这么深刻,白崇礼很有一种成就感,于是一边笑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