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7章 衣锦还乡 (第1/2页)
一个多小时之后,等谷雨载着麦苗在西海固的山路上转了几个来回,回到涌泉村的时候,正好遇到村民们来迎接马喊水阿门回来。 于是谷雨停下摩托车,七手八脚的帮大家拿东西。 村民们也热情的打招呼。 “看到德宝来了,我就猜到你们也该来了!” “喊水,大有,看样子你们在吊庄的日子美得很啊!” “杨三,你这头发理得,这是要做新郎官啊!” “哈哈哈……” 大家伙儿七嘴八舌地打着招呼,眼睛里满是羡慕。 闹闹哄哄地从山下回到村里,大家伙儿都跑过来看了,“咦,额看看你们都拿撒好东西回来了!” 马喊水从包里掏出了玉米,顿时有人起哄了:“我说喊水哥,你去吊庄待了一年多,就拿这东西回来,不就是包谷坨子嘛,咱们涌泉村有的是、” 玉米在大西北被称作“包谷”,这玉米棒子也就是包谷坨子。 马喊水冷笑一声:“你眼睛不近视吧,好好看额这包谷坨子,看看有啥不一样。” 有人伸手接过,顿时愣了。 好家伙,这个头忒太大了吧,比涌泉村中的大一倍。 还有人专门拿了自家地里种出来得最大的一根作比较,结果发现玉泉营的玉米棒子要大一轮还要多。 “不是说那边是戈壁滩吗?咋能掌这么大?” 马喊水道:“玉泉营那边浇地用的是黄河水,戈壁滩底下都是好土,种出来的洋芋包谷,可是比咱们村里好多了!” 一句话众人沉默了不少。 是啊,要不说西海固这么穷呢。 田地贫瘠,还缺水。 这包米能长出来就不错了,还想长大个? 李大有也道:“喊水家不得了,我们几个去火车站打工挣钱,还是德福给谈下来的,德宝也厉害了,往杂志上发文章,当了大作家,挣的稿费得上万了,你看几千块的摩托车,说买就买了。” 谷雨笑道:“大有叔,你这是笑话我呢,我可听水旺说了,你都想着打算买拖拉机了,我可不能给你比。”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动容了。 李大有上有老下有小,整天怪话连篇,没想到现在居然想着买拖拉机,这可是要大翻身啊! 看来吊庄真是好啊! 穷了几辈子的人都活出奔头来了。 马喊水说道:“要说苦,那地方真是苦,但是只要把土地开垦出来,把房子盖起来,家家的日子就有奔头了。” “喊水哥,那你这次回来怎么打算的?” “现在我们地也整好了,房子也盖起来了,眼瞅着德花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我打算把德宝妈和德花一起接过去,就在那边安居下来了。” 说到这里,马喊水也来了精神:“大家今天都别走啊,都在这里好好的喝两盅。你们也尝尝德宝的手艺。” “德宝?德宝才多大,你让他做饭?”有人奇怪了。 都知道马喊水一家去吊庄,他老婆因为照顾小女儿回来了,可是还有个尕娃妈在,虽说尕娃妈被打过脑袋,但日常做饭没问题。 怎么时间一长,成德宝做饭了? 他才十四岁吧。 马喊水大声道:“大家可不要小看德宝,他现在盖房、装修、修理机器,写书赚稿费,那是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