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39章 大凉第一科举,人才济济的大凉 (第1/2页)
永安皇城! 在西方如火如荼的时候,大凉已经是开启了开国以来第一次科举,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所有人都期待着科举能否改变命运。 先前科举试行,只是试探性挑选了一些人才,结果弄到了一个坑货赵种,导致后面筛选更加严格。 从一开始的概念雏形,最后六部以及三省的联合完善优化,科举开始了有了正式完整的程序,以及一套完整的审核理念,这才有了正式的科举。 一开始乃是郡县两大级别的初试,随后就是全国范围的总决赛复试,到最后的终点殿试,形成一整套人才选拔机制! 县试! 意味从县级挑选优良者,作为最终人才储备,从而进入下一步的郡试,完成初步选拔。 这两步皆为初试,由郡级行政单位举办,并由罗网和太学使者监督完成,形成一个较为公平的选拔环节。 两大初试完成之后,则是进入全国复试,这个就比较残酷了。 从全国将近几千、甚至几万个考生之中选择,最终只选出一百多人进入最终殿试,由皇帝考教钦点前三元,最终完成一届科举。 这是真正的万里挑一,但是所有人却无怨无悔。 因为这是开历史先河的举动,也是第一次公开取士,且不限制任何阶层,乃是相对于比较公平的机会。 除了罪大恶极之人的后代,就连奴隶都有参与的权力。 这意味着只要你有才华,都是可以有上升空间的,也是有足够机会脱离自己阶级,享受更高待遇的。 更关键在于最后的殿试,只要进入皇上的视野,只要他老人家看中了你,那你就真的是鸿运滔天,直接起飞了。 先前的中书侍郎张居正可就是被破格任命的,这让士子们看到了希望,一步登天的希望。 所以在这次复试之后,那些学子就一直聚集在了街头,等待着最终放榜。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文人都是相轻的,自然是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差,所以都在等待着最终的结果呢。 一些贫寒的学子是欢呼一片,他们终于有了翻身的机会,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虽然说状元只有一个,但是只要考上了科举,最差的也是会被朝廷录用,这可就是天大的恩赐了。 只要进入了皇上视野之内,未来未必就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更重要是他们寒窗苦读,终于是有了用武之地,这让他们对当今皇上的感激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这是皇上的仁术啊! 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读书人,忍不住小声祈祷道:“希望这次可以进前一百名吧,这样就可以达到朝廷取士标准,咱也可以当官了。” 这次复试的名次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他们的最终命运,这可是他脱离现状的唯一机会,他可不想要错过。 到时候自己当官之后,自己父母也不用那么劳累了。 “百名以内?” 听到他的话,一边的考生忍不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