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眼寻珍_第五百四十九章 觥筹交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九章 觥筹交错 (第1/2页)

    听了向北寒的话,还没等黑猴动手,黑皮一把手抓过来,就把底翻了过来。果然,在玉器长圆形的底部,坨有六个不算规整,但古拙苍劲有力的字“大清乾隆仿古”。

    “嘿!神了嗳!小北!你怎么就知道这下面有字呢?”

    黑皮惊奇地问道。

    向北寒笑了一下,抬头对黑猴说道:“侯老板!这件东西虽然我没上手,但从外观整体上看,是乾隆本朝内务府官造的东西。”

    一脸肃穆的黑猴侯远昌,点点头说道:“服了!我是真的服了。这件东西我到手之后,找了赤峰本地多少个专家看,都没看明白。没想到向老板只一眼就看的真真切切,说的明明白白。”

    说完,黑猴从黑皮手里接过那只玉觥放到盒子里,双手推到了向北寒的面前。带着恭敬的语气说道:“向老板!请你好好看看这件东西,给我掌掌眼。”

    点头一笑,向北寒放下手中的茶杯,双手稳稳当当地把玉觥从锦盒里取出。略微迎光闪了闪,确定了这只玉觥的材质确实就是昆仑玉。

    昆仑玉亦称青海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与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以东称之为昆仑玉,山以北称之为和田玉,两者直线距离约三百公里。

    塔读@
    昆仑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产出特征、结构、物性的某些方面与和田玉略有区别。与和田玉质地细腻,光泽强,洁白如羊脂的特点相比较,昆仑玉质地细润、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以晶莹圆润、纯洁无瑕、无裂纹、无杂质者为上品。且材质柔而易加工。

    要说这宫廷皇家用玉当然是以品质更高、更为温润的和田玉为首选,但因为在康熙、乾隆两朝新疆地区的叛乱不断,玉路阻断,和田玉就不能再运入北京。当时对玉痴迷的乾隆无奈,只得寻找其他玉石替代和田玉,与和田玉质地极为相似的昆仑玉就成为了最理想的替代品。

    “这件玉觥是从青铜器觥演化过来的。觥是汉族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做足。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然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一边看着手中的物件,向北寒一边讲解着觥的来历。

    “所谓觥筹交错的意思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在一起饮酒的热闹情景。宋欧阳修散文《醉翁亭记》有这样一段文字:‘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諠譁者,众宾懽也。’意思就是,觥与筹是众人饮酒时的一种助兴的道具。觥就是作为盛酒的器具,筹是一种计量单位。在饮酒过程中,距离酒桌一定距离的地方,放置一个瓶装器物。轮到谁就向瓶中投一支竹签,投进,众人饮酒;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