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化魔成魔  (第1/2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化魔成魔一盏油灯孤零零的照着灰暗的佛像,老主持妙法此时盘坐在一边,一只手中拿着一串佛珠,另外一只手轻轻的敲着木鱼,此时正在认真的诵着佛经。    只是每敲一下,屋里唯一的油灯似乎都会有感应跳动一下。    妙法老僧入定,气息平稳,可却也能听见堂中之人气息并不平稳,反而有如这盏油灯一样跳动着。    "妙相,你的心息为何如此之乱,难道是因为师傅吗?”    过了一会儿,妙法诵经完毕,此时轻轻放下手中的木鱼,却并没有转身,缓缓的问着身后的妙相神僧。    “回师傅,是这几日俗世缠身,弟子心息不宁,非是因为师傅之故。”    “那就好,既然你今夜难得有空来了,那我们师徒两人就说说话吧。    妙法语气里事实上是真的关怀妙相,也不追究妙相为何会心息不宁。    像一个慈父一样,许久不见自己的儿子,此时能得相处一堂,心里想的也只是想与自己的儿子说几句帖心话而已。    当然依他们的身份也当是如此。    妙法是妙相佛门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足见古人对师傅的重视,真正体现了尊师重道的精神。    而且妙法所代替修行的是已故先皇朱常洛,而妙相所代替修行的是当今皇上朱由校,他们也是父子。    “师傅若有需要询问的自可问弟子,弟子不会隐瞒。”    妙相却也听得明白,并不认为妙法是真的想与他聊一聊师徒之情,而这也是妙相的诡诈之处,他不想让这种师徒之情影响他。    “那就好,那就好,你如此聪明明白就好。    天下事天下知,谁想瞒也瞒不了的。    师傅老了,今晚只想问你,你来此佛寺多少年了?”    妙法不问现在却问起了过往。    "弟子二岁得师傅照顾来此承恩寺今年正好二十个年头。"    “那你还记得你来自何方吗?"    “记得,是海外。”    妙法一听脸上闪过一丝忧虑,却依然淡然道:"你非是来自海外,也非是海内,我们来自彼岸,也将去往彼岸。"    “是,弟子来自彼岸,也将回归彼岸。”    妙相听着妙法的禅语自然也不敢反驳。    就好像一个人问你来自何方,你自然可以说来自山的那一边,最终还是会回到山的那一边的。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的心息不宁,是因为你心中有欲。    欲海无边无际,一旦陷入其中,如同身临地狱,只有自己可以超脱。”    妙法悠悠的说着,语气里也充满着失望,这是一种对儿子一样的失望。    “弟子不懂,弟子只是心息不宁,却并无欲念,还望师傅明示。”    “三十二个学童送走了?”    "是,师傅,送走了。"    妙相也不敢隐瞒,此时他也听得出妙法今夜与他说禅知道必然也是事出有因。    "好呀,送走就好呀,你最终还是没有被魔障迷失了心智,虽然有些投机,却也算是一件功德之事。"    妙法说完也是再次叹了一口气。    “师傅为何叹气,而且连叹两次。    “二十年了,你忘不了过去,自然也会期盼着未来,这是在为过去叹气,也是为将来叹气。    而你之所以能随师傅而来本也是当年你的父亲所托,所以师傅也不好多说。    只是你不该化魔成魔,最终你的心性也会被魔所吞噬。    所以师傅在感叹,感叹着过去与将来这一切难道也是佛意吗?"    妙法此时依然背着身子,可听其语气对于妙相却是更加失望,而且气力也开始微弱起来。    “师傅为何会说弟子承魔,又如何会化魔呢?”    "佛性相通,魔性相通,你若心中无魔,那么魔尊也无从留在你体内。    魔魔相生,自也魔魔相噬,最后你会化魔而非成佛。    若魔性不改,最终会堕入魔道,永世皆不得轮回。"    妙法显然是知道了妙相的事,这才会可惜,同时也才会叹气。    “师傅,若修佛不能普渡众生,那么修佛又有何益,若心志坚定,纵然心中有魔,自也可修成真佛。    佛不惧于魔,自然也能化魔为佛。    苦海之沿,此岸即彼岸,彼岸即此岸,师傅应该明白。"    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