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那里有大鱼  (第1/2页)
    李信飘了。    在飘之前还是很谨慎的。    上将军桓旖率兵三十万驻守函谷关后,关里关外,连接各国的道路两旁到处都是各国的探子和间者。    一双双阴鸷的眼神,时刻盯着函谷关的变动。    他的骑兵营寨也被这些阴鸷的眼神紧紧盯着。    为了避免被盯梢。    骑兵特战部队开拔的时候,他特意拜托了上将军桓旖,持续不断地把驻守在函谷关内的骑兵调往兵营。    而他的骑兵特战队,也打扮成普通大秦骑兵的模样,以小队为单位逐日出营。    绕一大圈路后,又在上党城外集结。    翻山越岭地分批进入赵国境内时,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不敢有丝毫马虎。    谁知道,刚刚深入赵境二百里,撒出去的探马就跑回来汇报:发现赵国边军前锋。    只有五千骑。    做了两个时辰的心理斗争后,李信决定用赵国边军的实力验证验证自己的骑兵特战部队。    有滑轮组加持。    有马蹄铁和马镫加持。    他认为,至少自己的三千骑兵能在对方五千骑的追击下安逸逃生。    一人三马的强大配置,是他试刀的底气。    没成想,赵国边军如此不经打。    前堵后截。    再用六百骑两侧来回绞杀的战法,竟然只用了八个时辰射杀了五千赵军。    三百步的超远射程,让秦军骑兵可以悠闲地挂弦,击杀冲锋而来的赵军。    威力恐怖如斯。    甚至都没用到骑阵冲杀。    他只需指挥着部下一排又一排射出强失,便能收割胜利。    生平第一次感觉到战争如此轻松。    胜利,如此简单。    当然。    如此轻松的胜利,跟每个骑兵携带的充足箭矢有关。    每人二百支弩箭,足以让他的部队有充足的底气迎战五万人以下的大军。    眼前的李牧营寨里人数多了点。    足有九万人之众。    但是啊。    骑兵只有两万,剩下的都是短腿步卒。    这就给了他很大的操作空间。    骑兵对骑兵,他的特战队有射程优势,还有马镫加持。    没道理会输。    大不了流露出败象的时候转身逃跑好了。    一人三骑,总比一人一骑跑的快。    大王交代过特种作战的要点: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跑远了。    等休息好了再追着敌军打也不迟。    只要把李牧拖死在赵国境内,别让他去祸害上党,就是绝对的胜利。    他千里迢迢跑到赵国截断粮道的目的,不就是拖住李牧吗?    现在有更好的办法。    就不用干截断粮道之类的事了。    功劳又不高。    弄死李牧这种伟大的想法,也只能是个想法。    能不能做到,还得看李牧能不能沉得住气。    眼下,他只能拼尽所能,干掉胆敢出营的所有赵军探马。    一个不留。    处于对李牧这个七国名将的绝对信任,李牧并没有急着寻找攻击的机会。    暂时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名将不会犯低级错误。    相反。    他把战场遮蔽的任务下达到中队后,马上带着六百亲卫赶往李牧赶来的方向。    那里有大鱼!    负责盯梢的探马有过回报:赵军主力携带的粮草不多。    那么,李牧身后跟着什么东西,自然不言而喻。    粮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