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章 平燕三策  (第1/2页)
    袁义是姚广孝情报机构里极为重要的一员。    他对父亲的相术没啥兴趣,却喜欢跟着姚广孝,所以用姚广孝弟子的名义,常年跟在姚广孝身边。    袁义从西边出来,一般是去庆寿寺。    两人很快先后下楼跟上,但袁义就是干这行的,所以两人很小心。    井盛的经验是永远不要轻易看对方,也尽量不要把自己暴露在他眼前。    两人分在两边,尽量跟在路人身后,用路人身体挡着自己,同时不正眼看前面,靠余光去看,实在要看,千万不能长久,看一眼马上转头或低头。    如果和对方目光对上,那肯定完蛋了。    袁义一直往西走,走到第二条街道尽头时,犹豫了一下,然后往南折去。    这时井盛就示意不跟了。    因为往南折是庆寿寺。    第二天还是这样。    毛信曾经问,为啥我们两人不分开,一个在西边一个在东边,或者在他家对面盯着,看他往哪走?    井盛道,这人就是干这行的,非常小心,一出门必然四下打量。    在他家附近跟上的人,很容易引起他的警觉。    所以他没打算在袁家附近跟,肯定选在路边比较好,而且那边人少,这边人多,容易掩护。    两人跟两天休息一天,也不天天跟,而且每次都换造型。    今天是农夫,明天可能就是书生,有时井盛直接穿官服,大摇大摆的走在街上。    两人每次都会换位,你跟一条街,我跟一条街,如果遇到袁义不停回头看的情况下,两人会立马结束跟踪。    几次跟下来,发现袁义去的地方不多。    最多的是庆寿寺,然后是一个道观,这道观靠近燕王府,里面有个长的不错的女道士,但差不多有四十岁,女道士有个徒弟,好像挺年轻漂亮的,但因为距离远,看的不是很清楚,事后他们进庙烧香,又没看到小徒弟。    袁义每次去这个道观都会带点东西过去,但那女道士对他态度很尊敬,小徒弟却是爱理不理,后来他们才知道,那小徒弟,居然是燕王妃的妹妹徐妙锦。    袁义还会去一个地方,而且很有规律,基本十天左右必去。    去的时候,会带大量的礼物和肉粮。    这是一个住在城南的王寡妇。    王寡妇的汉子以前是谭渊部下,后来战死在沙场,谭渊不知是不是为世子拉拢人心,学着燕王照顾家属,每年都会送点粮和肉。    不知什么时候,袁义和王寡妇勾搭上了,每过十天左右,必然要去一次。    井盛原本想让毛信在王寡妇对面或附近租个屋子。    但那边地都是普通老百姓,都只有自己的一幢房子住,没发横财的话,肯定没人愿意搬迁。    这要换成其他,井盛就直接买一幢,让老百姓搬走换大房子。    但袁义与众不同,每次过来都会东张西望,要是让他看到邻居换了人,可能会惹来麻烦。    这时毛信道:“咱们就租个大铺子,用来放铁料,铁器,不住人。”    “袁义要是知道了,估计咱们是囤积居奇的奸商,肯定想不到这方面。”    “妙啊。”井盛一拍脑袋,是自己多想了,聪明人总会多想,袁义是聪明人,也肯定想不到,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    咱们就把仓库设在他情人边上,而且要光明正大的。    关键这地方租金便宜,和奸商绝配。    可这会毛信又问了:“等下,为何我们要这里又要租个铺子?”    高阳郡王朱高煦从京师回来后,已经在北平租、买了很多店铺和房子,经营起各种行业,还占了个寺庙。    这些天的钱都是像流水般的花出去。    这也亏的有大量的北平商人和百姓害怕战争,纷纷逃离,不然也租不到和买不到这么多房子。    井盛嘿嘿一笑,打量着毛信:“你不是说,王寡妇身材不错,看起来很风烧?”    毛信立刻吱着牙笑:“你看她那双桃花眼,还有那大屁鼓。”    “这种娘们在船上,浪的不行,石大哥我告诉你,我也是会看相的,当然,仅限于女人,哈哈哈哈。”毛信浪笑起来。    井盛笑着点头:“我看你练过武,身材强壮,长的也挺不错,袁义那伙一看就是中看不中用,你加把劲就行。”    “啥?”毛信脸色有点难看:“还要干这种事?”    “你要不愿意,我再找其他人。”井盛不动声色的道。    “别。”毛信马上一本正经的道:“为了高公子,俺勉为其难牺牲下自己吧。”    “你这想法不对。”井盛语重心长的道:“是你想白玩女人,觉的她够风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