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1章 治民如治水 (第2/2页)
越传越邪乎,粮食也逐渐捉襟见肘了。 之前,全靠着平安县的官仓支撑,可来平安县的难民近十万,每天吃吃喝喝就是天文数字。 平安县令高士勋也是咬着牙死撑着,只希望李牧去顺德府,能搞回来粮食。 朱奇源不相信是平安县的官吏无能,他们从天灾出现至今,顶住常万两家的压力,为百姓做真事、做实事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们都是好人,他们都没做错什么事儿,错的是老天爷,为何让常万两家掌权山西。 数十万人嗷嗷待哺,朱奇源索性也不藏着掖着,全面打开官仓,还让人去了晋王府,找他爷爷借粮。 平安城外,难民们有吃有喝,做工还有工钱拿,都有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尤其是,李伯爷抢了万家的媳妇,更是和万家势同水火,他们更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李伯爷一定会为民做主。 粥棚的十几口大锅烧的红红火火,一袋袋的米倒进了锅里,不到半个时辰,就散发出真真粥香。 务工的难民们,眼巴巴的看着,喉咙蠕动直流口水。 可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道德素养,至今还没发现什么争抢,更没有举着破碗,一拥而上。 朱奇源看着这一切,知道民心算是稳定了。 张龙赵虎也回来了,和朱奇源说了关于难民里混进叛贼的消息。 朱奇源和高士勋一商量,那就开始抓贼吧。 也不知道是老天爷赏饭吃,还是困了有人递枕头。 刚商量完,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骚动,以及凄厉的惨叫声。 张龙、赵虎立刻护住了朱奇源和高士勋。 朱奇源脸色阴沉,立刻有了不祥的预感。 声音传来的方向,是城外的棚户区。 安抚民心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出事,很容易引发哗变,事态扩大将一发不可收拾。 很快,有衙役脸色凝重的跑过来,“王爷、大人,城外有难民刺杀官差。百姓们出现恐慌,已经有人翻越栅栏逃跑了。剩下的人也开始骚动起来,此间危险,还望王爷和高大人进城暂避。” 不管是不是大灾之年,行刺官差都是重罪。 躁动不安的气氛一直在蔓延,如果由点到面,势必造成哗变。 靖王的侍卫和官差,正在极力的阻拦逃跑的人群。 朱奇源脸色阴沉,思量了一番之后,果断下令:“传本王的命令,打开难民营的大门,让百姓们自由出入,任何人不得阻拦!” 过来报信的官差,起初还不理解,但很快就明白了,这道命令是正确的。 现在人心惶惶,百姓们没有安全感,发生暴动是正常现象,除了事情,大家都会下意识的选择逃避。 如果这时候,拼命的打骂阻拦,就等用于火上浇油,真的发生哗变将祸及整个县丞。 正所谓堵不如疏,不管是治水还是治民,都是如此! 高士勋对朱奇源投去赞赏的眼神,对其一抱拳,“王爷,下官这就过去看看。” “不!”朱奇源摇摇头,“一起过去,这个时候,我这个做王爷的说话,才有分量!”打小我就疯的大明:家兄朱厚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