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四章一番心意 (第2/2页)
量上,可以和后金正面对抗的精锐人马。 如果祖大寿没吃空饷的话,真有八万关宁铁骑,兴许可以和后金鞑子硬碰硬。” “八万人?”陈冲摇摇头:“贺老弟,祖大寿他要是真是满编的人马,皇上反倒更睡不着觉了。” “哈哈哈,也是。”贺今朝耸耸肩: “袁崇焕身为督师,敢亲自和辽东鞑子血战,这一点我是钦佩他的。 但他的许多行为是自己找死,怨不得别人!” 毛文龙虽然彪悍不逊,不听命令,但袁崇焕杀他也是不对的。 他擅杀毛文龙之前,不会当真是以为自己吹出去五年平辽的话是真的了吧? “五年平辽”是袁崇焕夸海口的大话。 “己巳之变”让此大话成为笑柄。 年轻的崇祯皇帝恼羞成怒,期望太高导致失望太大。 袁崇焕的行为,是当时明朝大臣的通病。 很多话都是安慰皇帝、激励士气的口号而已,大家都没当真。 可崇祯这个没受过帝王教育的憨娃,偏偏真的信了! 不得不说是他急功近利的表现,想要一鼓作气,当上大明的中兴之主! 然后袁崇焕从一开始就就崴了,埋下祸根,而且无论是后金还是崇祯都没有给他五年时间的准备工作。 战争的主动权从来不在袁崇焕手里。 “贺老弟,我要是把你这些话反馈给朝廷?” 贺今朝哼笑了一声:“你想当大明的异类吗?这种人据我所知,死的是最快的。” 陈冲擦了擦自己脑门上的汗,失策了,失策了。 还是贺今朝看得清楚,没有人愿意去当殉道者,还费力不讨好。 “贺老弟,你给我撂句实话,大明还有救吗?” “当今大势下,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挽狂澜于既倒。 北京城下四万明军一天被歼,说明明军的战斗力远弱于后金。 袁崇焕也好,孙承宗也罢,谁能真正的拯救大明呢?” 贺今朝见陈冲不言语,又追加了一句: “大明啊,上上下下烂透了,找一个替罪羊是逃避自身和团体责任的最佳途径,这事大明上下特别爱干。” 陈冲擦了擦自己头上的热汗,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小册子: “贺老弟,这是此次行商的货物清单,你且过目。” 贺今朝接过册子,茶、盐、丝绸、烟叶子、布匹、粮食。 其中茶的数量最多,足有两万斤。 大明官茶虽然是垄断地位,但成交量最低,走私茶才是占着最大头,因为都不用交税。 明洪武时,一匹上等马可以换上百斤茶,七十、五十换中下等。 后面上等马换的茶叶斤数越来越小。 总之就是茶贵马贱。 到了后期,官府垄断大概是一匹马换取十斤茶。 等顺义王的人,用一斤茶换一匹马,那就是他们蒙古内部的事情了。 然后走私便应运而生,一方面是对于蒙古人更便宜,另外一方面好茶也无形当中流落到大商贩手中。 劣质茶叶到了大明官方,高价劣质茶和低价好茶,蒙古人用脚指头投票也不会选官茶的。 茶马互市很赚钱,又有着如此大的贸易利差,为明廷增加了马匹数量,增加了财政收入。 可这笔钱几乎不可能如数到达中央。 要么是留作边用,要么就是进入官员个人腰包,除了大明开国时,后面的贪腐问题很严重。 “贺老弟,这茶叶不易储存,你可得好好保管。” 陈冲的提醒不是没有道理,茶叶这玩意非常容易受潮。 如何妥善保存,就成了大明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个是在茶叶收集区域增设存储点,一个是在茶叶销售区增设存储点。 贺今朝点点头,如今还没有出现茶饼! 但为什么要现在就弄茶饼呢? 长城外的蒙古人只有把茶叶保存的不够好,才能继续扩大需求。 用他们的马匹牛羊来换更多的茶叶。 茶饼一旦出来,便于保存,直接就减少了茶叶的销量,贺今朝觉得不妥。 他在价格上已经给予了蒙古人很大的优惠,为何还要在技术上给他们更多的优惠呢? 贺今朝把茶饼弄出来的想法,直接就放弃了。 如今正是自己起家,战事频发,战马需求量很大,还要搞“骡力化”的机动部队。 哪有闲心思去给自己捆住手脚? “贺老弟,这些算是我的贺礼了。”陈冲坐在躺椅上瞧着贺今朝。 贺今朝面带疑色:“陈大哥,难不成你以为我在小小的河曲站稳脚跟后,就会轻视你,逼你上供?” “不,是我们的一番心意,贺老弟莫要拒绝。” 陈冲摇摇头,心想方才你说的话不无道理,老子宁愿这次钱不赚了,也要认真的交好你了。秋来2的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