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章 应对  (第2/2页)
。    现在蛮族势弱,唇寒齿亡,他们应当结盟蛮族,共同对抗大周和金江镇。    如此便能重新做到二十万联军,趁着大周和金江镇互攻,正是一举歼灭金江镇的天时。”    范文程越说越激动,狠狠的捶在墙面的舆图上。    “解决了金江镇,咱们又联合大周国内的义军,首尾坚济,必定让大周疲于应对。”    宁完我和李永芳面面相觑。    此人魔怔了。    范文程不等两人的回复,兴致勃勃的去找皇台吉。    现在的蛮族,的确很危险。    因为民生完全破坏。    听到范文程的意见,组织蛮民回奴儿干司,皇台吉立刻同意了。    不同的是。    皇台吉考虑的存亡之事。    如果沉阳有个万一,那么不至于全族撤出辽东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准备。    未虑胜先思败。    皇台吉不是短视之人,考虑的方面要更多。    因此他让豪格带领二十余万的蛮民,陆续撤回奴儿干司。    奴儿干司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和图们江上游。    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对照起来,就是后世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东北部分,以及俄国局部、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及以北。    面积之宽广,不比大周境内的腹地面积要小。    这也是老奴为蛮国打下的根基所在。    征服了建州蛮族各部,西海蛮族各部,东海蛮族各部,从而成为了蛮国的全境。    唐清安是不愿意蛮军退回奴儿干司的。    反而愿意对方留在辽东,和金江军陷入纠缠之中,否则对方退回奴儿干司,将会成为很难彻底解决的麻烦。    皇台吉也不愿意彻底放弃辽东。    辽东的土地都是熟地,可以聚拢民众,增加统治力度。    不像奴儿干司,无边无际的深山老林,沼泽蛮荒。如果回到了奴儿干司,蛮国将重回部落的形势。    皇台吉数年的努力,好不容易才从各贝勒手中剥夺权利,集权到他一身,将全部白费。    因此皇台吉只让自己的长子,带领部分民众回奴儿干司,大部仍然留在辽东境内。    对于范文程所提其他事项,对方如此勇于任事,皇台吉又如何会拒绝。    夸奖了范文程一番,令其满意而归。    辽宁作为大城池,周边有无数的兵堡,还有无数的良田,因为处于前线。    良田无法耕种,但是兵堡可以发挥作用。    有了这众多的大小兵堡,沉阳虽然离辽宁并不远,大军却无法突袭到辽宁。    而且蛮族新败,士气低落,物资缺少,因此唐清安并不担心辽宁的安危。    军司谢友成,徐辉,总兵朱秀,彭大海,参将李道信等,一行人巡视辽阳城。    多年来故地重游,唐清安感慨了一番。    此时。    “将军,找到陈策一家人的骸骨了。”    几名小将亲自来报。    “速速收敛,好生装入棺材,我要亲自厚重他们。”    唐清安连忙说道。    他刚夺下辽宁城,就命人寻找陈策一家人的遗骨,准备好生的安葬,其为金江镇通风报信,被汉奸白养粹告密,一家人惨死。    唐清安虽然预知未来,但是有陈策的告密,才能让唐清安确信无疑没有变数,才敢大胆施为。    多次冒险的军事行动,顺利的从老虎口中夺食,让金江镇得以壮大,陈策的功绩不可忽视。    几名小将领命而去。    往事历历在目,而故人已逝,唐清安内心伤感。    还记得自己当年初来辽东,多亏了此人的关照和提点,否则总是有不少的麻烦。    “将军节哀。”    陈策的身份原来是机密,只有谢友成等人才清楚他的存在。    现在众人都知陈策的功绩,也知道此人是将军的故旧,同样的惋惜不已。    如果不是汉奸的告密,此人当能在金江镇获得极高的资历,继续发挥其才能。    “我向朝廷的奏功之中,奏报世叔是首功,一家忠义,希望朝廷能昭告天下,以慰世叔一家的在天之灵。”    “理当如此。”    众人纷纷说道。    “务必活捉白养粹,不能让他死的轻易。”    唐清安冷冷的说道。    论起来,白养粹也关照过他,自己才来辽东担任百户,无功绩无资历。    因为白养粹大开方便之门,让他顺利的通过武举,以此便利,才升任为备御。    有了备御的职位,虽然不高,却才有资格带领数百人出海。    可惜汉奸就是汉奸。    只看到当初蛮族势大,就铁心投靠,丝毫不顾及廉耻。    众人纷纷点头,多年来,第一次从将军身上见到如此姿态,犹如私仇一般。键盘战斗家的红楼从辽东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