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后记/致谢  (第1/2页)
    后记/致谢    桃红台阁已匆匆谢过,始于寒冬的这个故事也将落幕。    窗外的杏花开得极好,堆迭如雪。我想,就以抱着杏花枝,作为这个故事的结尾吧。    番外很早就已想好,一个民国番外(在台湾的站子这样讲好像有点怪怪的,毕竟台湾现在也还是民国纪年,限定一下好啦,这里指的“民国”,是指民国元年至民国三十八年),一个平行时空的校园番外,两个故事连缀成一个轮回。    民国番外有大纲,我附在本章之后;平行时空的校园番外,大约就是小甜饼,从高中开始谈恋爱,少男少女的暧昧拉扯。    不过文字雕琢,比做学术裁缝要难一些。    曾经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支撑着我走过年少的岁月,那个时候我以为是喜欢,但后来的这些年,我发觉更多的,可能是感激。毕竟,若是没能走下来,后面的风景,我也见不到。    谢谢大家的一路相伴?若是以后有机会,我请大家听音乐午茶吧。    二月末的竖琴专场,竖琴和长笛协奏了一曲《春天,来吧!》,我听着听着就哭了,竖琴的声音灵动,长笛空灵,告别了旧日时光。    春日作别,来日相逢。    山高水长,一切顺利。    ————————————    民国番外:    林矜家里是做药材生意的,民国十六年的时候举家迁到了上海。    归卷家里是做兽皮生意的,老家在东北[1],民国二十一年从杜拉尔南下,送她到上海的女子公学念书。    那年归卷十五岁。    林矜念书的男子公学离归卷的学校不远,上下学有时候会碰到,那年他十六岁。    情窦初开,二人都长得好看,天雷勾地火,很快就睡到了一起。    某次准备做的时候:    归卷骑坐在林矜身上,林矜坐在床边。    归卷:“我爹不同意我们的婚事。”    林矜一边搂着亲脖子,一边问为什么。    归卷:“我爹说你家家大业大的,我家小门小户的,嫁过去只有受气的份儿。”    林矜说,你爹还真看得起我家,就我家那几个钱,还家大业大。    归卷说,我觉得我爹说的有道理,要不你结婚了我们当情人算了。    林矜无语了一瞬。    反正后面该睡睡。    直到林矜出国。    公学毕业那年,归卷考取了圣约翰大学的法学院。    林矜留洋去了英国学医。    她成了租界里的律师,天天去会审公廨出庭打官司,扶危助困,然后偶尔也赚一赚达官显贵的钱。    后来战争爆发了(三七年)。    日军势如破竹,南下很快。    律师行当几乎做不成了,她又转行做了俄文翻译。    因为小时候生活在呼伦贝尔靠近苏俄边境的地区,除了会说鄂温克语外,还会说俄语,鄂温克语没有文字,有时是以蒙古字母注音的,她还会说蒙古语。    后来翻译也做得很艰难,她就靠着语言天赋,游走在各色人等之间,套取情报,出卖情报。她风情万种,游刃有余。    但其实她还在等林矜回来。    有一次舞会的时候,她看到了林矜,忙忙甩脱正在一起跳舞的高官,追了过去。    对方却很漠然。    他不记得她了。    归卷不信,几番试探。    可是无果。    战争结束的时候,她终于攒够了一笔钱,去剑桥。    去看看林矜当年念书的地方。    结果在剑桥发现了一块碑,上面的名字是林矜。    归卷想尽办法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