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慈宁宫的瓷器(上)  (第1/3页)
    慈宁宫中。    孙太后刚在榻上坐稳,外头就进来一个二十余岁的秀丽女子。    这女子身着大红鞠衣,头戴四凤冠,外头罩着蓝色大衫,身前挂着珠玉霞帔,看起来贵气逼人。    只是眼睛却通红通红的,看得出,是刚刚哭过一场。    女子一路行来,慈宁宫中一干宫女内侍纷纷行礼,那女子却径直来到孙太后面前,行了个礼,道。    “母后,外间情形如何?”    孙太后皱了皱眉头,心头一阵不满,对着女子说道:“皇帝还没死呢,你就这么慌慌张张的,成什么样子!”    眼前的女子,便是如今的六宫之主,皇后钱氏。    哪怕是天家婆媳,也还是婆媳。    对于这个现任的六宫之主,孙太后本就不怎么瞧得上。    一来,是钱皇后成婚数年,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    二来,孙太后自己在宫中沉浮多年,靠的就是手段凌厉,能稳得住。    可偏偏,这钱氏的性子温弱,事事处处都没个六宫之主的做派。    要不是皇帝尚且宠着她,后宫里头那些妃嫔们早就翻了天去了。    是以平素的日子里,孙太后对她的态度就不算好。    如今,她自己刚刚在本仁殿受了一肚子气,口气自然就更加严厉。    钱氏自己呢,本就为夫君的安危担忧了一晚上。    听说太后和前朝大臣们商议完了,顾不得平素太后对她的态度,急急匆匆的就赶过来了。    结果刚说了一句话,就被这么斥骂。    心头不由得又是委屈,又是着急。    一边跪下请罪,另一边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孙太后一阵头疼。    哭哭哭……就知道哭!    天晓得哪来那么多眼泪,也不晓得皇帝看上她什么。    平素什么事情都替她挡着,如今出了事情,除了哭什么也不会!    孙太后生着闷气,不说话。    钱氏就跪在一旁,低低的啜泣着。    眼瞧着着屋里头的气氛越来越尴尬,一旁侍奉的李永昌和金英两个人对视一眼。    最后,李永昌大着胆子上前道。    “太后娘娘您息怒,皇后娘娘也是忧心皇爷安危,才一时失仪,您别和皇后娘娘计较。”    说罢,抬眼看了看孙太后的神色,见她神色稍缓,李永昌赶忙给金英使了个眼色。    金英会意,也站出来说道。    “皇后娘娘放心,朝堂的老大人们,已经派了使节将皇爷要的东西送了过去,一时半刻的,皇爷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这个时候,正是需要您跟太后娘娘齐心协力,给皇上把宫里看好的时候,您可得提着点精气神,管好后宫,才是帮着皇爷。”    两个人两头劝着,殿内的气氛才勉强算是缓和下来。    钱氏渐渐止住了伤心。    孙太后虽然心中仍有不满,但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和钱氏计较的时候,于是没好气的道。    “起来吧,知道你担心皇帝,可光担心有什么用。”    “金英说得对,拿出你六宫之主的气度来,出了这慈宁宫的宫门,你得当皇帝依旧好好的一样,把六宫上下给哀家管好了,明白吗?”    钱皇后起身,委委屈屈的应了一声,想了想又道。    “母后,昨个儿匆忙,光备了金银蟒衣,今晨臣妾才想起来,天儿转凉了,皇上在那贼人手里,想来是定要受苦的,便紧着寻了些冬衣暖炉炭火之类的,母后叫使节给皇上捎去可好?”    孙太后点了点头,心头越发的不耐烦,本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