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7  (第1/2页)
    ,又听说她是来替赵攸宁提亲的,彻底傻了。    安国长公主是个果断的性子,直截了当地问秦三叔:“这桩婚事你可愿意?”    秦三叔愣愣地指了指纪氏,“我听我家大娘子的。”    安国长公主笑笑,看向纪氏,“三大娘子可有意见?”    纪氏傻傻地点点头,反应过来又连连摇头,“妾、妾身没意见!”    “二郎呢?”长公主看向秦修。    “……没。”秦修脑子里反复回忆着赵攸宁的模样,脸色古怪。    安国长公主笑笑,“那就这么定了。”    于是,两家当即换了庚帖,定好了下聘的日子——秦修那份是纪氏早八百年前就准备好的,赵攸宁的是安国长公主临时写下的。    直到把长公主的銮驾送出街口,纪氏依旧愣愣的。    看着手上还散着墨香的庚帖,她捏了捏秦修的脸,又扯了扯耳朵,直把秦修疼得呲牙咧嘴,才终于确认了这不是在做梦,她真把儿子“嫁”出去了——“嫁”的还是皇家贵女,堂堂县主!    这下,纪氏真真是扬了眉,吐了气。    皇家都肯把女儿许给她家,看谁还敢笑话她出身低贱,不堪为配!    安国长公主满意于秦家的态度,直接乘着銮驾入了宫。    一个时辰之后,赐婚的圣旨就送到了定远侯府。    赵攸宁那里也得了一份,她摇身一变,从县主升成了郡主——按大昭的宗法,除非官家特许,只有太子之女才可称为“郡主”。    官家原本要封赵攸宁为公主,赵攸宁硬是不要——若成了公主就得跟驸马分府别住,她才不乐意。    纪氏可谓是欣喜若狂。    这些年,秦修和秦三郎的婚事成了梗在她心头的一根刺,如今这根刺被一道圣旨轰成了渣渣,纪氏就像脱胎换骨一般,浑身轻松。    她也不再低调,就着下聘礼的日子将整个樊楼包下,把朝中的同僚、生意上的伙伴,以及安国长公主府、肃王府、梁家、宋家、纪家、韩家、顾家二房等所有的姻亲都请了来,足足摆了几十桌。    长辈们在大堂中吃酒,小辈们在楼上说话,跑堂的伙计忙不过来,樊楼的掌柜又从别处调来一些。    这一日,全城的目光都汇聚在秦家人身上。    秦耀看着此等情形,闷了许久才憋出一句:“委屈你了。”    宋丹青拿帕子掩着嘴,盈盈笑道:“郎君这是哪里的话?”    秦耀抿了抿嘴,沉声道:“当初我下聘时……忒寒酸了些。”    宋丹青弯着眼睛,温温柔柔地说:“郎君舍得把辽东海战的战船模型、龙舟竞标的彩头、漠北王庭的朝珠、官家赏赐的青铜古器充作聘礼,若这还叫寒酸,奴家不知什么才叫‘不寒酸’。”    秦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你识得?”    “郎君说的是哪样?”    “战船……还有竞标的彩头。”    宋丹青笑笑,在心里默默回道:关于你的一切,我都牢牢地记着。    秦耀看着她,深黑的眸子里映着小娘子娇笑的模样。    他情不自禁地搭上她的手,飞快地握了一下,又连忙放开,无比郑重地说:“我会好好待你。”    宋丹青轻轻地嗯了一声,面上飞起两片红云。    看着她那张温婉端庄的脸,秦耀这颗稳了二十年的心生生漏跳了一拍。    另一边,秦修也寻了个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