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2章 万里南行 (第2/2页)
有了上次徒步的经历,这一次,许广陵依然选择了徒步。\r 时间是够的,不过也并不是很充裕就是了。\r 第一日,许广陵栖息于青山沟。\r 在青山绿水间,许广陵置身于一个租来的小船中,而小船,停泊在大湖中央。夜晚,暮色升起,四望苍茫。\r 没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r 没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r 许广陵体会着这迥异于南方的北地风物,直到月上中天,而后,身心沉浸,梦境中,再次化为一茧。\r 次日,沿着鸭绿江畔,许广陵继续向南。\r 其实,他都有进入江里,一路顺水而南下的想法,但担心途中会有堤坝之类,以及,衣服也是一个问题。是以,想法最终也只是想法。\r 第二日,许广陵进入京津区域。\r 站在野外的一段长城上,向身前身后而望,许广陵目光悠远。\r 长城,他是来过的。\r 彼时,说不上附庸风雅,但确实是按图索骥,因名而至。\r 不止是长城,黄山及五岳,青海、西湖、丽江等等,都是这般地,去了。\r 而这次,再次地来到长城,许广陵的感受,自然是和以前完全不同。长城还是那个长城,山岭也还是那个山岭,但许广陵,不是以前的那个许广陵。\r 身不同,心不同,意不同。\r 一层淡薄的普通人看不到的雾气,从山岭之下缓缓升腾而起,直到漫山遍野。而在这雾气的掩映下,于重重山岭间蜿蜒而去的长城,是真的犹如一条巨龙。\r 他日,他当会沿着这巨龙的脊背,从头,行到尾。\r 考察其行经的山脉情况。\r 第三日,越过渤海,许广陵进入了济南。\r 这是宋朝“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的那位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出生地,也是豪放派一代词宗和苏东坡交相辉映的另一位大佬辛弃疾的出生地。\r 当然,也是大明湖的所在地。\r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r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r “皇上,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么?”\r 思绪流转,许广陵莞尔一笑。\r 但许广陵最初对济南留有印象,却是因为济南的泉。\r 许父嗜茶,书桌常置陆羽《茶经》一本,而其对茶叶茶水茶具之类,无不了然。耳濡目染中,许广陵得知济南有名泉,宜煮茶。\r 站在趵突泉边,时隔千年岁月,今日的泉水依然清清,可堪一看。\r 他日若有暇,当遍览斯地,踏山访水。\r 看着眼前的这泉,许广陵隐隐觉得,这方地域,或会给他带来惊喜。\r 第四日,许广陵途经黄山而未登临,径自南下,而栖止于庐山。\r 这也是国内不多的名气很大而许广陵却未来过的地方,但在千年之前,千年之后,被老师列名的三个人物,李白,苏东坡,以及那位图书管理员,都来过这里。\r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r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r 三首诗,三种不同的况味,一者如仙人御剑,摘星邀月探苍龙,一者如僧人拈花,花开九瓣色亦殊,一者则如老骥伏枥,目在云雾,心在浮沉。\r 栖止半日,许广陵继续南下。\r 第五日,许广陵到达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然后手持请柬,住入了主办方安排的大酒店。\r ==\r 感谢“知北遊”的推荐票支持。\r 感谢“Stone妖怪”的月票捧场。李仲道的全知全能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