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7章 再开一窍,十二去其七 (第2/2页)
核心,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南方一直都是蛮荒之地、不毛之地,直到隋炀帝开挖大运河沟通南北起,南方才从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帝国的体系。 也由此,迎来了华夏文明的整体奠基和腾飞。 十二大窍,已通其七。四外窍俱通,而四内窍,至此,也只剩下最后的一个右股窍了。 许广陵开始稍微侧重,对下盘的关注。 他做什么? 打拳! 还是那句话,拳的根本,不在拳,而在脚。 打拳是要出力的,这力从哪来? 单纯以许广陵现在的情况来论,一拳打出,最多有百分之十的力道来自于手臂本身,而其它的绝大多数,来自肩窝处,来自脏腑,来自背脊,来自腰腹,来自腿,来自脚。 一拳或一掌击出,手掌本身只是代表,它是聚集着整个身体的力量。 自手掌而下,臂、胸、脊、腰、腿、脚,所有部位的气血都为之而风起云涌,哪怕十个脚趾,于其时,也是处于气血攒簇状态! 身如弓兮臂如箭,箭指之时,也是弓收弦紧之时。 所以现在,当只剩下最后的一个右股内窍未开的时候,许广陵开始了打拳。 他还是在天池中打的。 不是天池底,而就是在中央的水中。 只要有过游泳经历的人都知道,人在水中,其实是处于一种半失重状态的,这个时候,身体既可以说是比陆地上更灵活,也可以说身体无所依,似乎没有重心可言,如同飘萍。 但其实重心当然还是存在的。 当你的身体能在水中“稳”下来的时候,重心,就和在陆上没有任何差别了。 在水中打拳,于许广陵而言,已经成为了习惯,这时打拳,他倒不再是肆意地发挥了,不再是打他的“许氏混合王八拳”,而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一招一式地打着陈老先生教给他的那些拳法。 有一个词语叫做“反刍”。 某些动物比如说牛,吃草时,它先大口吞食,短时间内就可以吃掉大量的草,正是“先不管消不消化,只管吃”,吃饱了再说! 吃饱之后,得暇时,再把吃到胃里,已经经过胃初步消化过一番的草,返回到嘴里,再慢慢咀嚼,吞到胃里。 这个过程,可以多次地来回。 直到那些草,在胃里和嘴里,反复来回地运转消化,尽可能地消化后,被身体最大程度地吸收! 从某种意义来说,许广陵现在就是在反刍。 当时从陈老先生手里学习这些拳法,那是真的快,一天一套,甚至后来一天好几套的。 这么快的速度,掌握了没有? 掌握了! 但单纯只是掌握而已。 他的头脑记住了这些拳法,并且完全可以说是相当地深刻地记住了,但他的身体没有记住。 前段时间,刚下天池的时候,许广陵也打拳,并且把这些拳法肆意地截取,取他所需,然后在陆上和训练基地那些好手对战的时候,发挥出了惊人的战力。 但现在,他老实地打着拳。 一招一式。 每一招,每一式,许广陵都既认真又缓慢地打着,然后细致入微地体验着,这每一招每一式对身体气血的引动和影响。 == 感谢“有名烟鬼”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staralan”的月票捧场。李仲道的全知全能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