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6章 从生到死,向死而生 (第2/2页)
哆”,这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学习以至学生时代,开启了。 在家庭中,是学。 在学校里,是学。 哪怕没有入学,不管在哪里,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生活着,这个时候都是在“学”,只是学的东西不一样而已。 而一样的是,高低贵贱、美丑妍媸、聪明愚笨,等种种世间的划分、区别,开始进入其脑海之中,成为意识的一部分,再然后,生命为此而追逐,一生的奔波和辗转,也由此而开始。 喜怒忧思悲恐惊,成为生命中的常驻。 身、心。 两者俱蒙尘,并且,这“尘”,会随着时日的推移,而越来越多,越来越厚。 由身心构筑起来的生命,也越来越浊。 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这个人可能走向荣华,可能走向富贵,可能走向安乐和顺,也可能走向坎坷崎岖,但不管走向哪里,从生命本身的角度来说,都只有一个方向。 那就是由盛而走向衰。 由盛而衰,由衰而灭,直至生命步入终结。 “小窍,随人体之兴衰而游移生灭。” 思绪至此,一个大概的脉络,一个基本的过程,一个总体的结果,在许广陵的意识中徐徐展开—— 人刚出生之际,一身之大、中、小窍,或许也包括那所谓的根本窍在内,俱都似通未通,似闭未闭,或者也可以说,是处于某种半开半闭的状态。 这个时候,是人最有“灵性”,最“天才”,最“聪明”的时候。 而后,随着年龄越长越大。 根本窍逐渐闭塞。 若干乃至无数小窍逐渐闭塞。 三十六中窍逐渐闭塞。 十二大窍逐渐闭塞。 人身至此,对外,与天地不通,对内,脏腑与肢体不通,骨骼与血肉不通,体表与内里不通,各自为政,散为一团乱麻。 然后,气血逐渐衰弱。 再后,气枯血浊神竭意迷而一点点步入死亡。 …… 人之一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么? 是了。 不会有错了。 就算有错,也只会是小错,而不会是大错。 这就是根本的脉络! 淡淡的喜悦在许广陵心头升起,那是一种破开迷雾洞见某种真相的满足。 这满足,让许广陵一时间感觉身内身外,有一种云淡风轻之感。明明是躺在黑暗而又静寂至极的天池之底,许广陵却仿佛自己正坐在研究所的窗前。 和煦阳光从窗外透入。 那光,明亮却不刺眼,那暖,融和却不炙人。 淡然,安闲,一览无余,智珠在握,这样的一种感觉在此时此刻笼罩着许广陵。 但同一时间,却又有一种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感觉,也随之而涌上心头。 两种看起来矛盾的感觉实际并不矛盾地交织在一起,让许广陵既沉醉着,又清醒着,既安闲着,又激励着。 根本窍法的习练,以前及以后,总体脉络,已然明晰。 以前,身体的气血渐渐走向丰盈,走向充沛。 丰盈充沛到近乎无以复加之后,气血还能怎么办?还可以有一种什么样的变化? 充盈、活泼、纯净,这三大元素加起来,就是一个人离开母亲的怀抱,来到这个世间的最初!——答案其实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了,不是吗? == 感谢“沉迷于学习无法自拔”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ywd147852369”的月票捧场。李仲道的全知全能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