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4章 再度扬帆 (第2/2页)
果以后一直都能有这样的状态,那就好了。 尽管这不是“内”,不是大宗师之路,甚至都不止是“外”,而夹杂着大量的属于“杂”的方面,但许广陵依然是全身心地沉浸其中。 无它,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所以他往往一躺、一坐、一站,就至少都是大半天的时间。 但这终究还是属于休憩期,是他大宗师之路的短暂休歇,所以每天许广陵最多也只是沉浸大半天而已,然后就是心无所用,意无所注,带着大猫四处乱逛。 纯粹地乱逛、瞎逛、闲逛。 没有任何既定。 没有任何目的。 主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怎么随意怎么来。 如此这般,一天又一天,也不知过去了多久,直到许广陵发现脑海里纷纷泛起的知识重又开始沉淀,意识在大多数时候又渐渐恢复清静安定的状态,然后他就知道,这个休憩期,可以结束了。 是到再次扬帆启航的时候了! 归元,息机,根本窍法,“归元”已经成为过去,变为身后的一道坐标,而脚再抬起,其落足的地方,便该是“息机”了。 习练之前是思索。 其实早在最初刚接触根本窍法信息的时候,许广陵便有过全面的思索,不论是关于“归元”,关于“息机”,还是关于“根本窍”。 但认真地说,那时他思索最多的,却一是“归元”二是“根本窍”。 思索“归元”多,是因为他在那之前便一直在归元的路上行走,而且“归元”又是这个新法诀的第一步,起点。 思索“根本窍”多,却是因为新奇。 关于大窍、中窍、小窍以及根本窍,推敲这几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整体的对于人体的作用,这是许广陵不可扼止的探求,近乎本能。 而关于中间的“息机”么,却同样因为两头不靠的原因,被他给轻忽了。 也只是轻忽。 并没有彻底地忽略。 而这些日子一路走过来,零零碎碎地,零敲碎打地,许广陵还是有着不少的认识和积累的。 也不知该哭该笑,或者说哭笑不得吧,此际,许广陵才发现,他以前看过的那些佛藏、道藏,那许多原本以为无用的东西,这时居然为他的理解提供了相当的帮助。 佛藏中,有止观法门。 这其实是佛门禅定的入门法,当然,说它是入门也行,说它是从入门一直延伸,无限地延伸下去,也是可以的。 简单来说,刚入门,你可以修止观,入了门,你还是可以修止观,你的境界不错了,较好了,很高深了,还是可以修止观。 而关于止观的入门法中,就有一个方法叫做数息听息。 直白点说,就是安静地坐着,然后数自己的呼吸,就像晚上睡觉数羊那样,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 待数得不乱,比如说能从一直接数到一百,数到一千,数到一万了,就可以放弃数息,转向听息,细听自己的呼吸,听着听着,在听中,你的呼吸由乱慢慢不乱,由粗慢慢细,直到无限地细微下去。 然后自然而然地,就进入禅定的状态了。 当初,出于好奇,许广陵是试过的。 但是,失败了。 == 感谢“壹夜夏秋”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wjb705040”的月票捧场。李仲道的全知全能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