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116节  (第2/2页)
偏他们在皇庄看到过混凝土路面是怎么建的,知道建起来并不容易,建好以后也很坚固,但到底用锤子锤堤坝和洪水冲垮堤坝的力度不一样,他们还是有一定疑虑。    这件事就被拿到朝堂之上讨论,天天说,天天说,连说半个月都还没说出个屁来。    消息传到皇庄的时候,胤祚蹲坐在那面钢筋混凝土墙壁前发呆。    小小的四岁奶娃蹲坐成一个小团子,双手托腮,一脸深沉,和面前高大的墙壁形成强烈对比,更衬得他整个人越发小只。    张英和李光地本在外面看混凝土路面,听说六阿哥在面壁思过,匆匆赶来,没想到这一位还真的在面壁。    两人放轻脚步,去问一旁无声陪伴着胤祚的张廷玉:“怎么回事?”    张廷玉轻声道:“六阿哥听说朝廷不肯拨款修建,就一直这样了。”    张英和李光地在朝中任职多年,知道每一回国库有大笔支出都得讨论上许久,可他们知道归知道,心理上还是不太认同的。    长江黄河每年泛滥之时,会冲垮无数房屋和良田,受灾面积甚广,无数百姓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流离失所。    他们没有办法治理这两条河,也只能每日责骂自己无能,可在有办法挡住洪水却因朝廷争论拖延之时,只觉无奈。    一瞬间,两位朝廷重臣仿佛霜打的茄子般,也跟着蹲坐在胤祚身边,一左一右。    等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听说时赶过来,这里已经蹲坐了大大小小好几个团子。    索额图还想回到朝堂之上,觉得这是个献殷勤的好机会,赶紧问胤祚:“六阿哥可需要奴才做些什么?”    胤祚微怔,“你有主意?”    索额图正要说话,纳兰明珠赶忙阻止:“你别乱掺和,给六阿哥添乱。”    “我怎么就添乱了?”索额图不服,他本打算听胤祚的去做,纳兰明珠这么一掺和,他反倒觉得自己得做出点成绩来。    “往年都是黄河泛滥,民不聊生之际拨款赈灾,如今没到那个时间,户部自然不同意这么大笔的支出。说得难听些,万一堤坝建了,又被冲垮了,这笔账找谁算?”    胤祚听懂了:“也就是说只要有人愿意为这件事担责任,就可以建了是吗?”    一听他这么说,几个大臣就有不好的预感,熟悉他的张廷玉已经叹完了气。    胤祚咻一下站了起来,却因长时间蹲坐双腿麻木,整个人踉跄一下,被张廷玉扶住才没摔倒。    可他半分不在意,双眼发亮:“那如果我愿意担责,愿意出钱,解决掉他们的疑虑和担忧,是不是就可以建堤坝了?”    几个大臣:“……”    多年朝堂生涯,宦海沉浮,让他们下意识选择明哲保身,可就是有这么个人,不顾一切地为大清百姓谋福祉。    令他们觉得愧对身上这件官服,令他们难以直视那双真挚的眼睛。    一片沉默之中,张廷玉道:“可以。”    “哈!”胤祚笑了,“那我这就……”    索额图:“等等!”    纳兰明珠:“六阿哥且慢!”    张英:“此时还得斟酌斟酌。”    李光地:“六阿哥切勿操之过急!”    四位大臣又拖又拉地把胤祚压住,又让人把其他大臣叫过来,一群人集思广益,深夜围读,就想找个更好的法子把胤祚摘出来。    可哪有什么两全其美的法子呢?    总得有人为钢筋混凝土堤坝做担保。    而作为研究者和皇子阿哥,胤祚的身份最为合适。    一日清晨,四岁的六阿哥上了朝。    在康熙和所有大臣复杂的目光下,胤祚结结实实行了个大礼。    “儿臣爱新觉罗·胤祚,愿为钢筋混凝土堤坝做保,不求国库一分一毫,只愿为大清铸造几十年不坏的防洪堤坝,造福长江黄河两岸的百姓,恳请诸位助我一臂之力!”    你们不是担心钢筋混凝土堤坝不行吗?    责任由我来担。    你们不是担心钢筋混凝土堤坝造价太高,国库支撑不住吗?    所有支出由我来担。    胤祚就不信所有的不利因素全部由他担下,这群人还不愿意?    真到那个时候,那就别怪他对这群大臣下手。    朝堂一片寂静,年近半百的大臣们看着跪在地上的四岁孩童,竟说不出半个字。    而坐在龙椅上方的康熙,心脏直跳。    既为自己有这么个儿子高兴自豪,又为臭小子都不事先跟他打个招呼,就这么一力承担而感到气愤。    与此同时,有人将一面长五米,高两米,厚三米的钢筋混凝土墙立在城外。    墙的左右分别站着两个年幼的孩童,身边还有几个孩子敲锣打鼓,吸引所有进城出城百姓们的注意力。    “咚——”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