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章 造反?那就封王  (第1/2页)
    当初,先帝昭宗驾崩之前,不顾群臣反对,让嬴渊上位。    当时还身为皇后的吕雉,对此一向心怀怨恨。    因为按照礼制,应该是成蟜上位。    可惜,最终,昭宗还是选择了嬴渊。    此时。    宣政殿。    蔡京与秦桧二人,将董卓与朱棣的事情说出。    前者更是直言不讳的,讲了自己担心的隐患,“那董卓盘踞西凉多年,可谓树大根深,更是被当地百姓称之为土皇帝、西凉王。    民间还有一句谚语,叫做董卓之心,路人皆知。此番入京,他足足携带了二十万西凉铁骑,来势汹汹,臣担心,他会做出不臣之举。”    秦桧补充道:“燕王朱棣,也不是什么善人。昔年先帝还在世时,他曾追随先帝,立下汗马功劳。    在一众封疆大吏中,享有崇高地位,可谓一呼百应,若是他与董卓里应外合,只怕外忧未绝,大秦...就有可能亡于内患了。”    嬴渊听着他们的汇报,死死压制住自身的激动情绪。    稳稳坐在案桌前。    这一幕,被他们二人看在眼里,却成了稳若泰山、淡定如常。    于是,他们便在心中暗自惊叹起来。    陛下不愧是陛下啊。    就这份心性,世上罕有人及。    只有具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性,才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成就啊。    而陛下,恰恰就拥有着这样的心性。    听到董卓与朱棣率领大军赶来的消息时,却能面不改,心不跳,纵然是先帝,也没有这份定力啊。    当前的局势,已经相当危急了。    “陛下,不知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蔡京看着嬴渊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便以为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定计。    嬴渊笑问道:“听你们说了这么多,朕已经明白了,你们是担心,董卓与朱棣会造反?”    秦桧作揖道:“陛下,非常时期,难保不会有这个可能。、    国战开始之时,您就已经下令,让他二人火速派兵驰援。可是他们却没有任何动静。    如今前方战事僵持不下,他们反而征集大军火速赶来,实属怪异。”    “陛下,古往今来,拥兵自重者谋反案例,不在少数。朱棣与董卓的兵力,加起来足有三十五万大军,一旦生事,无人可挡。”    蔡京附和道。    嬴渊听到他们的分析之后,越来越激动。    董卓等人要是一旦谋反的话...    这大秦,岂能还有活路?    他们不是想谋反吗?    好啊。    四名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却只来了两个,显得不太热闹啊。    想到这儿,嬴渊嘴角微微上扬,莞尔笑道:    “传朕旨意,命河南道节度使赵匡胤、南诏王吴三桂,率领兵马,火速入京,助朕抵御敌兵。”    闻声。    秦桧与蔡京二人,纷纷愣了愣神。    来了两名有谋反之心的封疆大吏还不算完。    如今又召集了另外两名具有狼子野心的人。    陛下难道是嫌大秦不够乱吗?    不!肯定不是这样的!    陛下乃有能之君,其背后定有深意。    当初西凉刺史董卓势大,先帝迫不得已,才扶持朱棣上位,只求能够扼制董卓发展。    初始时这个方法还是很奏效的。    不过后来赵匡胤暗自积蓄实力,逐渐打破了这个平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