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 秦人行贿  (第1/2页)
    冀侯府门前挂上了白布。    这是李常笑第二次来冀侯府吊唁了。    李常泰的长子李宣成身着丧服,恭迎各府王公。    见了面,他唤了句“靖王叔”。    李常笑颔首回应,他已习惯自己辈分的提高了。    莫说他这“常”字辈。    便是“宣”字辈,其年纪最长者,诸如临洮侯李宣宜都有孙子了。    进了正堂,他取过几根香火,在亡者的陵前祭奠了一番。    而后就直接离开了。    宣昭帝派大太监冯元代为吊唁,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表示。    至于其中的缘由,倒也简单。    昔日的齐王距离登基只差一步,无疑是让永安帝这一脉膈应的。    此乃人之天性,没有必要过分强求。    宣昭四年,春。    宜安君在中陵大破秦军,斩首四万余。    雁门郡的南部重新归于赵国之手。    王猛率部退守强阴。    消息传回咸阳。    宣昭帝没有多做怪罪。    宜安君本就是骑兵抗击匈奴出身的,兵法之术出神入化。    信平君和马服君双双殒命后,他便是赵国唯一的护国之将。    有他在,攻陷赵国的难度无疑要大了很多。    因此,在秦国君臣看来,当务之急是除掉宜安君。    至于方法,那也是有的。    赵国国相郭关便是秦人的切入点。    信平君直接殒命于他手,马服君及逐鹿赵卒的死也有他的手笔。    对秦人而言,征伐赵国取得的赫赫战功,与郭关的大力配合是分不开的。    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说动他。    此事需得由黑冰台出面。    因此,宣昭帝将李常笑与赵肃一并召入宫中。    在听明前因后果之后,李常笑面露讶色。    若他没记错的话,在时空的另一端,秦国也是依靠赵国战神相助,才能那么快就攻破邯郸的。    郭关,郭开。    名字倒是协调,想必性子也差不多。    对母国缺乏忠诚,大抵是贪生怕死之人,就该从这个点入手。    再没有什么比秦国许诺提供后路更为有效的。    他当即建议,一面以金银贿之,同时奉上宣昭帝亲笔的圣旨。    咸阳所在的关中之地是秦国最为富饶的地方。    他日秦国破灭诸国,此地必更加富饶。    不若将咸阳以西的重泉许之,加封食邑五千,封作重泉侯。    宣昭帝起初面露犹豫。    很快,他似是想清了什么,抬起头,正好与李常笑的眼神对上。    二人默契一笑。    大殿中只有赵肃还是满头雾水。    他本军伍出身,即便接掌了黑冰台,还是捋不清其中的弯弯绕绕。    两日后,黑冰台的一位都尉亲自携带诏书出发,潜入赵境。    七日后,在赵国谍者的运作下,都尉成功进入国相府,见到了赵相郭关并道明了来意。    他取出了宣昭帝亲笔诏书,以示诚意。    郭关心有意动,面上却时义正言辞地拒绝。    都尉也不恼,只说“静候国相佳音”。    半月之后。    郭关遣人与黑冰都尉联系,他同意秦人的条件,却附加了要求。    秦国五年之内不得攻赵。    因为他要趁赵国灭亡前再充实一番家底。    都尉表示要请示秦皇。    就这样又过了两个月。    双方各退一步,约定三年内秦国不再进犯。    而郭关需于年内除掉宜安君。    双方一拍即合。    消息传回秦国。    靖王府。    李常笑本在熬制膏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