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言传身教  (第1/2页)
    宣昭四年,十一月。    孟夫子病重。    他是当今秦国最富盛名的大儒。    就连宣昭帝都数次过问他的病情。    御医们亲自前往。    切脉、诊断……    最后发现孟夫子是染了风寒。    李常笑亦在场,听到这,他不由舒了一口气。    伤病还好,有药可医,就怕是寿终正寝。    他暗自捏了一把汗。    老友,你可得多留些时日。    太医们开了麻黄汤,抓药的配比也说清了。    麻黄二钱,桂枝三钱,甘草二钱……    李常笑亲自去烹药,就是按照太医们吩咐的剂量。    他觉得自己是开了眼界。    所谓的对症下药,正是如此。    熬制麻黄汤需要的药材算不得稀奇。    “麻不过三,桂不过五”,这句话或多或少都听过。    可在诊断时,如果不区分年龄和病情,那就真成了害人的庸医。    李常笑暗自庆幸。    幸亏他从没自以为是,习得皮毛就到处卖弄。    在医学一道,懂些许滋补的配方,还算不得入了门墙。    真要到济世救人的地步,那都是靠长年累月的练习,因为真理就藏在实践中。    无他,唯手熟尔。    终于,药熬好了。    李常笑亲自端到孟夫子的榻前。    孟夫子已经醒了,身体缩在被子里,显得有些无力。    李常笑将他扶起来,喂药送到他口中。    药入口中,孟夫子倒没什么异样。    大抵是上了年纪,所以尝到的苦便没有那么苦了。    喝了四五勺之后。    孟夫子的额头立时就出汗了。    见此,李常笑便放下了麻黄汤。    此药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    又过了一会。    孟夫子似乎是舒服了,看上去也更有精神,两眼恢复了平日的矍铄。    李常笑坐在塌前,心倒是安了,出声道。    “老友,年事已高,何须这般累乏。”    孟夫子缓缓开口。    “时不我待。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少来。便是每年教习百人,老友你又有多久可活。百年之后,学问有失,又该如何。”    孟夫子的眉眼闪动了一下,旋即又笑了。    “你这小子,就不能盼些好么。”    李常笑挑了挑眉,开口道。    “老友可愿听我一句。”    “请。”    “即日起,辞掉国子监的职务,搬到靖王府。”    “这——”孟夫子正要开口,却被李常笑打断。    “将毕生所学书写成册。毕竟是老伙计你自己的东西,若交由弟子收录,免不了会有遗漏,岂不可惜。”    李常笑知道,这孟老头是个很纯粹的人。    他不担心自己的名声传不到后世,却会惋惜自己的思想被人埋没。    借着这点,李常笑已经拿捏到了他的软肋。    闻言,孟夫子的眼底闪过意动。    王夫子的例子在前,李常笑自身也是有数的大儒,断然不会唐突了学问。    若真能将毕生所学书写成册,流于后世。    即便每年只有十人受学,百年千年后,那也是成千上万人。    受之不尽,教之不绝。    这是在国子监永远也做不到的。    想到这,孟夫子拱手,倒也不做作。    “日后叨扰老友了。”    “这才对。”    李常笑哈哈大笑,他的心情自是极好。    这般邀请,除却二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