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6章 胡惟庸不负众望,朱元璋不敢置信  (第1/2页)
    上书房。    气氛十分的凝重。    朱元璋坐在御案之后,眼睛在徐达和蓝玉的身上不断转来转去,而旁边的朱标则是不敢说话。    徐达在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就直接出声道:    “上位,此事与我俩无关。”    “我们俩自从回京之后,就一直呆在京营之中,根本没有出去半步。”    “今天才堪堪把两万士卒挑选完毕,期间没有接触过他人。”    蓝玉虽然混,但是不笨,接着说道:    “是啊,皇上。”    “这几天我和魏国公,吃住都在京营之中,不可能跟此事有关。”    朱元璋闻言,缓缓收起眼神,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咱绝对不会放过造谣者,你们知道此事就行。”    “既然此事与你们无关,你们也不用担心,咱已经让胡惟庸处理此事,相信他不会让咱失望。”    “一旦揪出幕后主使,咱绝对要让他后悔生在这个世上。”    徐达听到朱元璋森寒的话语,不禁问道:    “那调兵去上沪县的事情,还要继续进行吗?”    “继续,剿灭倭寇之事,既然已经定下,就要去执行。”    朱元璋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个时候正好借李进的手,将倭寇以及方国珍张士诚残党,一网打尽。”    “你下去之后,就和家人告别,带着蓝玉前往上沪县。”    “遵旨。”    “下去吧。”    徐达和蓝玉向朱元璋行礼之后,转身离开了上书房。    朱元璋在二人走后,皱着眉头低头思索起来。    片刻之后,朱元璋轻声朝旁边的朱标问道:    “标儿,你觉得此事会是谁在背后指使?”    朱标摇了摇头,说道:    “前几日招商引资的人数太多,谁都有可能说出这个消息。”    “儿臣觉得可能是有商人,不小心说漏嘴了。”    朱元璋却不这样想,他觉得此事绝对是背后有人指使。    他考虑事情,从来都是往最坏的方向想,这一次也一样,很可能背后的人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此事等胡惟庸消息吧,咱觉得此事没有这么简单。”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出海,竟然能引出这么多乱子。”    “如果不是李进,咱也不用这么伤脑筋,这个李进可真是该死!”    朱元璋又开始抱怨起来,李进实在太能折腾,这让朱元璋很不喜欢。    朱标在旁边忍不住劝解道:    “父皇,李进这次也算是为国为民,如果不是李进,咱们大明可能就真的要放弃大海了。”    “李进这是为国剿贼,同时也算是为民除害,为被那些倭寇残杀的百姓,讨回一个公道。”    朱元璋摆了摆手,表示这些他都知道,但是李进的目的绝对没有这么单纯,他有他自己的小算盘。    “谣言这件事情,你要放在心上,等到胡惟庸那边有消息的话,尽快告诉咱。”    “让毛骧的锦衣卫动起来,大街上再敢有讨论此事者,直接投入诏狱。”    朱标领命而去。    随后,应天府再次挂起锦衣风暴,在各个角落都开始出现锦衣卫的身影。    这些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看上去威风凛凛的天子亲卫,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露自己的獠牙。    仅仅一天不到,锦衣卫的诏狱以及刑部的大牢内,就已经人满为患。    第二天上朝,监察御史直接向朱元璋上奏,锦衣卫胡乱抓人,导致京城人心惶惶,希望朱元璋能够严惩锦衣卫。    朱元璋没有废话,直接当场将这名御史投入诏狱,下令严加审问。    问出此人的幕后指使,是否与制造谣言的幕后主使是同一个人。    一时间朝野上下风声鹤唳,所有人都战战兢兢的等着锦衣卫的调查。    胡惟庸这几日也是忙的焦头烂额,眼看着朱元璋给出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期,胡惟庸却拿不出结果,这让胡惟庸十分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