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章 浪里小白条!  (第1/2页)
    朱元璋听到李进的解释后,心里十分高兴。    因为修路这件事情,他完全可以在全国各地施行,到了那时,受利最大的还是自己。    只要能把全国的马路都给修建起来,那光靠每年收的的过路费,就是一笔不少的银子。    而且有了本地士绅的帮助,修路将不再是大明的累赘,反而是大明国库的助力。    朱元璋心里笑嘻嘻,脸上却是面无表情,说道:    “修这条路竟然需要几十万两银子,实在是花费太多。”    “花的钱多,才说明这条马路的真材实料。”    李进却是答道:    “这条路全部使用沥青制成,怎么可能花费不多?”    “而且这条高速公路连接上沪县和港口,日后必然是竟然往来的商路。”    “如果不修好一点的马路,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损坏。”    马皇后听完点了点头,说道:    “李大人说的有理,按李大人估测,这条马路,一年能收多少银两?”    “只怕不会少于十万两。”    李进指着过往的商人,说道:    “夫人请看,这人来人往的都是商人,等到日后,咱们这里真的要开海了,这里的商人只怕会更多。”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到了那时,这每年收取的路费,恐怕还会翻倍。”    马皇后听到这话,喜形于色。    没想到仅仅投资一条马路,就能给自己带来每年十万两银子的收获,实在是喜出望外。    朱元璋听完李进的话后,陷入了沉思。    正如李进所说,如果真的开海,那上沪县的商路就真的被打通了。    而这里的马路也将成为,黄金通道。    既然李进可以修路,那自己为什么不能修路。    朱元璋决定,等到回去之后,就把上沪县连接各府县的大路,全都承包过来。    到时候,李进这条再能挣钱,最终还是给自己打工。    毕竟李进这里才一条,而且距离也不远,根本收不了多少钱。    而自己如果要修的话,那就是少则几百里,多则上千里。    除此之外,自己修的路也多,光凭这些道路,朱元璋就感觉自己可以躺着收钱了。    想到这,朱元璋竟然有一种赶紧返回朝廷,把修路的事情,立刻开始实施。    不过朱标的话,却是将朱元璋给拉回了现实。    “李大人,光听你说你的马路了,那你的船呢?”    “不是说你要出海吗?而且造船厂已经开了那么久,怎么没见到你造出的船只?”    朱元璋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    李进几个月前,就信誓旦旦的给自己说出海,但是自己自从来到这里,连根船毛都没见到。    “李进,难道你想骗咱?把咱的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