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宠妃死对头 第112节  (第3/3页)
倒在地。    皇上瞧着面前的刘皇后,听着对方的肺腑之言,剖心之句,仿佛字字泣血在敲击着他的良知,神情微露几分震惊,还有掩盖的羞愧,使得他只能沉默以对,他见过不少女人哭,有人哭起来美,有人哭起来丑,但从来没想过,刘皇后也会哭泣流泪。    她是皇后,是天下妇人表率,不该作哭态。    “朕没说你有罪,你别哭了,先起来。”皇上开口道,哪怕他再有私心,他也得承认,刘氏是一个合格的皇后,不嫉不妒,温婉贤惠,尤其在不嫉不妒上,阿颜若能有刘皇后十分之一,他就谢天谢地了。    良久,皇上起身亲手去扶刘皇后,“朕可以给你祖父配享太庙、陪葬阿耶皇陵的待遇,给你父兄加官进爵,恩荣三代,赏钱百万贯,使刘家满门显赫。”    “妾受之不起。”刘皇后吓得腿发抖,站不直,惊颤得连哭声都止住了。    皇上紧盯着刘皇后,见她不愿起,慢慢松开了手,“朕给你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你称病自禁于凤仪宫,好好考虑,朕会召襄阳入宫,由她代行六宫职权。”长公主代管后宫,在国朝有先例可循。    一般是在后宫无皇后、或是无太子妃、亦或是皇后重病的情况下会出现。    他将来要册立朱颜为皇后,依照她的性子,必不愿管理旧宫嫔妃公主,襄阳便是他为朱颜物色的代管人选之一。    然而,刘皇后听了,如遭雷劈,跪求道:“陛下,妾不要刘家满门显赫,妾甘愿让出后位,到皇家道观出家,终其一生不出道观半步,不开口言世事,只求陛下能留妾一命。”    皇上闪过片刻犹豫,离去的脚步停顿了下,回头望了眼容颜委悴的刘皇后,按照刘皇后过往的性子,他或许可以相信她,如果他在最开始,没有表露出让刘皇后病殁的意思,她有让出后位出家为道姑的想法,他或许会同意。    但如今,话已出口。    覆水难收。    他不敢赌,若是他此刻同意,留刘皇后一命,她会不会因为这件事对朱颜心生嫌隙,从而忌恨,为将来留下不确定。    人心多变,是最经不起赌的。    所以,他从来不去赌人心。    他宁愿把一切掌控在手,事涉阿颜,他就更不会去赌了。    他很快重新定住动摇的心神,“阿刘,朕不畏史官之笔,亦不惧千秋恶名,朕不废你后位,一是你的确无过错,二是朕曾应承过你,保住你的皇后之位。此事,朕于你有愧,所以,朕会厚待刘家。”    “你若执迷不悟,朕不介意担负恶名废后,只是那样的后果,你承不承受得起,你慢慢思量。”皇上说完这句话,跨过门槛,大步离去,不顾身后从殿内传出来刘皇后声嘶力竭的呼喊声与哀求声。    走到宫外,刑恩和杨新连忙上前唤了声陛下。    皇上却一眼看到朱颜之前乘坐的凤辇还在,停在不远处的宫道上,还不待发问,刑恩连忙回禀:“元妃娘娘不愿离开,说是要等候陛下一起走。”    “朕知道了。”    皇上伸手捂了捂双眼,脸上的凌厉之色褪去,多添了一丝无奈,他没想让阿颜知道这事,至少从未想过这么早让阿颜知道,既然决定这么做,他便自己承担所有恶名,不让阿颜沾惹分毫。    他不怕朝臣劝阻,也可以无视刘皇后的哀求,却怕阿颜替刘皇后求情。    因为唯有面对阿颜时,他硬不起心肠。    他看向旁边的杨新,“你亲自带人守着凤仪宫,一个月内,不许任何人进出。”    说完,又喊了刑恩,“你亲去一趟襄阳长公主府传朕口谕,说皇后病重,令她即刻入宫,进驻掖庭,代皇后行六宫之权。”    杨新沉声应喏。    刑恩心头惊愕不已,却不敢表露半分,领命而去。    皇上把事情交待一番,才迈步往不远处的凤辇走去。    华丽的凤辇内,曲姑忙提醒靠在绯色引囊上的朱颜,“娘娘,陛下过来了。”    朱颜轻嗯了一声,“等会儿陛下来了,你下去,不用在车里待着。”侧头,伸手撩起左边半扇珠帘,看到一身明黄色朝服的狗皇帝,龙行虎步,英姿挺拔,在一众随侍人群中格外耀眼。    视线越过狗皇帝,朱颜不期然对上杨新望过来的目光,对方下意识的恭敬,朱颜却直接放下帘子,刚才她问过刑恩,今日大朝会怎么结束得这么早?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