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_独治大明 第3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386节 (第2/3页)

不敢管,直到苦主的亲属上告广州府才被惩治。

    “既然吏员和衙差才是祸首,那么咱们便问责吏员和衙差!”徐琼得到李裕透露的情况后,当即便进行表态道。

    不等李裕有所表态,刘宣显得苦涩地道:“徐阁老,这下面的吏员和衙差是吏滑如油,且不说基数过大,而且他们不见得稀罕那份差事!”

    大明的官员通常都是寒窗数十载才谋得的差事,亦有不少官员想要施展抱负,更是肩负着一族的兴衰,所以前途对他们是命根。

    只是吏员和衙差都是底层人混一口饭的差事,如果有人给足了银两,压根不会在意会不会被朝廷革除职务。

    正是如此,朝廷能够以前途要挟地方官员做事,但涉及成千上万的书吏和衙差操作起来十分的困难。

    “这……那该如何是好?”徐琼发现事情还真是如此,顿时傻眼地道。

    吏部尚书李裕和工部尚书贾俊默默地交换一个眼色,这个徐琼虽然对皇帝有足够的忠心,但其眼界和才能还是有所欠缺。

    面对这种棘手的问题,堂堂的阁老怎么能撂挑子呢?

    “本官当年在湖广丈量田亩,遇到的阻碍同样数不胜数,只是诚蒙陛下器重,以湖广总督的身份凌驾湖广诸官之上,对中底层官员和吏员更有直接罢免之权,方使宵小敢怒而不敢言!既然现在无法通过政令的方式推行于江南,那么本官以为可派遣钦差重臣下江南,总揽废除银本位和推行新币的事务。”刘忠结合自己在湖广的经验,亦提出自己的提案道。

    “此法似乎可行!”

    “推行新币不比丈量田亩,新币要求人家配合!”

    “不管如何困难,当派遣一位重臣下江南主持大局!”

    “京城离江南太远了,确实得派大臣前往总揽大局,对阻挠之人亦可当场惩治!”

    ……

    兵部尚书刘宣等官员得知刘忠的提议,虽然新推新币确实不像丈量田亩那般简单,但亦是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阁楼上,茶香袅袅。

    朱祐樘接过韩幼英递送过来的茶杯,亦是默默地品尝着手中的香茗。

    其实他有意派遣重臣下江南总揽大局,只是江南的局面比很多人所想要复杂得多,存在的阻力极难推动分毫。

    虽然他一直身处京城,但一直默默关注江南的动静,却是知道江南那些大家族正在慢慢抱团对抗着朝廷的新币。

    “陛下,臣等合议请拟一重臣下江南总揽推行新币一事!”经过在场重臣的表态后,首辅刘吉朝着阁楼上的朱祐樘请示道。

    刘瑾望了一眼朱祐樘,便用特有的嗓音道:“陛下准诸卿所请,不知谁能胜任?”

    此话一出,下面顿时安静下来。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机遇,但亦是一个挑战。

    如果他们能够将事情办好,那么自然可以像刘忠那般,以六部尚书的身份重返朝堂,甚至得到陛下的亲自相迎。

    只是他们如果将事情办砸,那么不仅不能重返京城,而且还可能丢失官职,彻底跟自己的仕途道别。

    原本很多人都跃跃欲试,只是想到江南那帮世家大族的力量,心里不由纷纷打起了退堂鼓,却是知晓这个事情的难度。

    户部左侍郎吴裕犹豫了一下,却是主动请缨地道:“新币本就是户部的事务,现在恐怕只有本官最为合适了!”

    兵部左侍郎吕雯等侍郎听到吴裕主动请缨,却是不由得暗松了一口气。

    虽然事成是一场天大的富贵,但失败的概率太高,与其在这个职位上豪赌,还不如老老实实等一个地方总督过渡。

    “吴侍郎勇气可嘉,但你的资历太浅,在江南官场亦没有声望,恐怕是震住那帮宵小!”吏部尚书李裕望了一眼刚刚步入中年的吴裕,却是轻轻地摇头道。

    倒不是他要针对吴裕,而是吴裕从户部郎中升到户部侍郎,现在的资历和声望都太弱。如果到一般的总督位置自然没有问题,但在江南压根不够看。

    要知道,江南盘踞着武勋、官宦、大儒和世家大族,一个前些年还是小小五品官的吴裕根本招架不住。

    “此事总不能由尚书出面吧?咱们尚书每人掌管一部,每日都是忙不过来,又谁走得开的呢?”兵部尚书刘宣突然发现李裕望向自己,顿时感到荒唐地道。

    兵部左侍郎吕雯等官员意识到李裕是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