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汉军骠骑  (第2/2页)
道:“你可否联系前军,让我亲自和霍侍中说。”    汉军摇头道:“擅传消息,阻碍前军推进,是要吃鞭子的。”    “你耽搁了传递消息,就不怕吃鞭子?”    “等晚上前军休整,你自去和霍侍中说。”    宋然还要再说,那汉军调转马头,不理她了,自顾在前边催马,让他们快点跟上。    ————    次日清晨,远在长安东南方向千里外的庐江郡,山野之中,一只鸟雀忽然飞落。两座山峦间的山坳里,竟是建有连绵的建筑。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一只手,稳稳的接住了落下来的鸟雀。    “有消息从长安送来,昨日下午,有一支两百左右的长安卫军出营,方向是东南,那边提醒我们小心些。”    房内响起两个交谈的声音。    另一个声音嗤笑道:“两百精骑?我们行事何其小心,且不说对方能不能查到我们的踪迹,即便真来了,只有两百骑,又能如何?”    “还是小心些,对方若联合地方驻军,怕是不易应对。    我去报给宗主知晓,你通传各部戒备,以精骑的速度,若是疾行,大概三天就能到庐江。”    “嗯……”    两天转瞬即逝。    长安,这天中午,前殿书房。    刘彻看向右手侧,一张矮席后端坐的平阳公主:“阿姐过来,可是有事情?”    平阳公主微微摇头:“无事,知你中午有闲暇,所以过来坐坐。”    两人正在交谈,便听内侍董旭汇报,太常周平携张霄远求见。    “宣他进来。”    刘彻看了眼平阳公主。    周平来干什么,提前已经对他打过招呼,据说是想举荐一个人出仕。    秦汉时期还没有科举制,入仕为官多采用举荐的方式。    汉时创办的太学,也是为了择取人才。    不片刻间,太常周平便在内侍董旭引领下,从门外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人,正是张霄远。    周平两人执礼问安后,来到平阳公主对面的下首位入座。    张霄远跪坐在周平侧后方稍许,没有单独列席的资格。    周平说道:“臣此前曾与陛下说过,这就是张霄远……”    “之前御史也和朕提及,说张霄远有实才,若可以想让朕留他在身边任用。    如果确有实才也无不可。”    刘彻笑道:“去病总想带兵出去,若你们举荐的人可用,正好留下。去病若领兵出征,留个人接替他也好。”    张霄远心绪激荡,满腔的喜悦。    “想留在朕身边,你都会些什么?”刘彻问。    面对皇帝,张霄远满心敬畏,低头垂目,仍感觉对面的气势如山海般涌来,脸色不禁有些发白,强自支撑道:    “请陛下随意考较,臣从幼时学儒,兵事也知晓一些。”    “如此正好,去病带兵在外,我们一起看看他的行军法度,朕趁机考考你的眼力见识。”    “唯!”    张霄远心头微紧,霍去病带兵出去了?    此时刘彻从一侧的桌案上拿出一副画卷。    那画卷霎时气机拂动,升空而起,卷上山河秀丽,正是大汉的疆域图。    “陛下,这可是传说中的社稷图,传闻此图乃上古仙器,能看万里山河?”周平道。    刘彻惋惜道:“可惜此图已毁了,从前朝手里得来时就残损颇重,眼下功用不及鼎盛时十之一二,还要以阴阳镜辅助,才能看见些东西。”    刘彻伸手一抹,那画卷里又浮现出一面青铜小镜:    “据说秦皇有一面上古异宝的照骨镜,这镜子就是模仿那照骨镜所炼制。”    他将整幅图卷展开,果然折损严重。    帛卷上仙光流转,却有大半张帛卷只剩一片白雾般的景象,气息凋零,看不到具体画面。    刘彻探手虚握,不知从哪借来一股天地五行,阴阳并存的气机。    那图上紫气幽幽,山河骤然放大,和镜子的光晕相合,竟照映出一支队伍来。    图卷上的队伍初时有些模糊,但依稀能看出是汉军,便是霍去病率领的骑兵。    整个队伍逐渐清晰,就像一杆战枪,锋芒四射。    而前方的枪锋,一匹毛色天青的战马背上,正是侍中霍去病!老告的神话大汉,冠军兵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