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石破天惊  (第1/2页)
    未央宫的侧翼偏殿。    御史大夫番系在亲自告知白羽要做的事情。    白羽是董仲舒亲传弟子,得番系,太常周平联名举荐,已入仕,在番系手下任主簿,掌文书,书记等事。    这是个起步颇高的官职。    番系笑道:“你得夫子教诲,胜任主簿一职不难,熟悉一段时间,还有进阶机会。”    白羽躬身执礼,不卑不亢:“清逸会安心做事,不负御史和太常的举荐。”    清逸是他的字。    “你二人倒是闭门不理门外事。”太常周平从门外进来。    番系笑道:“你说的外事,是指北关的匈奴之战?前两日已知我军主力无恙,且有小胜。”    汉匈之战,牵动人心,不独是长安百姓,朝野群臣更是时时关注。    周平道:“又有消息送回来,已统计出卫大将军和匈奴接战的杀敌数量,有八千余匈奴精锐被我汉军斩杀。    匈奴远遁,卫大将军仍在统兵追击当中。”    番系笑道:“说到打仗,卫大将军我还是佩服的。    他好像事先就判断出了匈奴人的手段,找墨家锻造了墨工索,营地安稳,让匈奴白费心机。”    白羽入职以后是下官身份,在一侧旁听,轻易不可出言,听两人是闲聊的口气,才接话道:“我听说霍去病在开战前,提兵去了匈奴后方,可有新消息传回来?”    他对比自己还小的霍去病格外关注,有些比较高下的心思。    “他统兵去匈奴后方……陛下应该早就知道,但前日消息才公开。”    番系思索着说:“杀入匈奴后方,勇气可嘉,但算不得高明。”    “要知匈奴人素来善战,后方并不空虚,冒然杀过去,身入敌营,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局面,逞一时之勇,让兵众跟着冒险,非将领该做之事。”    白羽微笑道:“他应是因为只能领千人出战,又急于建功,所以难免急躁。”    周平:“深入匈奴后方不难,能不能回来却是两说了,自入险地,倒也可怜。依我看凭他这般冲动的性子,实非良将。    我等之前,对他领兵出征之事,好像过于看重了。”    三人正在交谈,忽然看见老丞相公孙弘步履匆匆,跟着内侍从门外经过。    那内侍路过御史番系日常处理事务的偏殿,驻足执礼道:    “陛下召丞相,御史,太常等九卿,乃至下属列官,一起过去。”    内侍看了看白羽:“陛下还特意叮嘱,让白主簿同去,顺便把消息带给董夫子。”    三人心头微动,有什么消息要召这么多人同去,还值得专门带给董仲舒?    皇帝见召,几人不敢怠慢,当即排成一排,跟着往刘彻所在书房去。    到了书房才发现,郎中令石建,大行令李息,两人身旁还坐着一个面容严肃,一丝不苟的老将。    这老将身穿武官袍,身形敦实矮壮,却是程不识。    他和李广齐名,现任卫尉,也被称作长乐卫尉。    程不识名传后世,有不败将军的称号。其一生不败,但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胜绩,擅守,大抵是我不去打你,你也别想攻破我的防守,对谁都五五开,保持不败。    其最出众的地方是能贯彻实行军令,纪律严明,绝不冒进。    他下首还坐着一個瘦长脸,面容冷峻刻板,眼神扫视间尽多严厉之色的中年人。    这人却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酷吏张汤。    他眼下还未成为司掌刑法,九卿之一的廷尉,但已颇得刘彻信重。    番系,周平,白羽三人看见书房里的阵仗,不禁交换了个眼色。    把这许多人一起召过来。    这是有大事早朝上没来得及说?    众人入座,又过了一会儿,陆续有九卿级的重臣来到书房,济济一堂。    规模差不多要赶上朝会了。    刘彻扫了眼众人,徐徐道:“朕新收到北关战事的消息,心里甚喜,故而召众卿同来分享。”    老丞相公孙弘先吁了口气,他年纪大了,受不得惊吓。    看刚才的阵仗,属实有些心慌,就怕收到北关大败的消息。    既是好事,公孙弘便放宽了心。    他是数朝老臣,和皇帝也说的上话:“陛下有什么喜事,我等恭听。”    “两刻钟以前,朕接北关卫大将军亲自传讯。”    刘彻环视众人,一字一缓:“剽姚校尉霍去病,九日前,领千军杀入匈奴后方,自乔巴山往西,一路连破匈奴至少十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