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你不是你爹亲生的吧  (第1/2页)
    “倭国,据传自古以来,当是我神州后裔。”    良久,茹瑺轻轻吐气,缓缓说道。    “茹尚书,是从古籍中看来的嘛。”朱元璋微微颔首问道。    “正是如此。”茹瑺肯定的说道。    “不知从何看来,咱孤陋寡闻了,还未听说过这等事情。”朱元璋继续问道。    茹瑺自幼博闻强记,微微思索回忆后,说道:    “‘秦始皇本纪’及‘淮南衡山列传’中,有关于此相关记载。”    “先秦始皇嬴政,求长生不老之药。有方士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    “始皇便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物和耕具乘坐蜃楼入海求仙,耗费巨大。”    “徐福初次寻仙未果,自二次出海后再未回归。”    “书中所言瀛洲,便是如今倭国。倭国文字与我大明相近,更类似于先秦文字,由此可见,倭国国人,也当是我神州后裔。”    朱元璋深深点头,颇有些感叹的说道:“原来如此,倒是咱小瞧了倭国,没想到竟是我神州同源。”    朱英看着老爷子和兵部尚书茹瑺,相互探讨起倭国起源。    嘴角不由微微抽动。    大明不缺钱,但缺真金白银。    大明宝钞因为不回收,大量印发的问题,被限制在大明内部流传。    出了大明疆域,大明宝钞几乎就成了废纸。    自古中原出师,讲究名正言顺。    显然老爷子和兵部尚书茹瑺,已然被石见银山所蕴含的大量银矿所撼动。    听到这里,朱英也随波逐流,开口符合道:“倭寇犯我大明,犹如兄弟阋墙,自相残杀。”    “如今倭国境界,战火连绵,我神州后期同胞民不聊生,自应由大明出师,拨乱反正,解救后裔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    朱元璋闻言,肯定道:“大孙言之有理,咱明日便向陛下上奏,必然要晓之以倭国危难。”    茹瑺听到朱元璋这话,眼皮子一跳。    朱英则是嘴角含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倭国的重要性比之草原,就更加不同了。    大量的白银确实不能在大明换成物资,但是可以从国外换取啊。    大明朝贡贸易极为发达,仅仅现在洪武年间,就有六十五个小国朝贡。    在永乐后,因为郑和七下西洋的缘故,朝贡最高多达一百四十八个。    足够的白银,对于朝贡贸易其中的优势,朱元璋自然能够想明白。    最为主要的是,如果真的能够攻下倭国,夺得银山,大明的国库,将会变得极为充盈。    “朱公子,之前听你说,对于沿海通倭的商贩比较清楚,我看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细细的讨论一下。”茹瑺开口说道。    早前对于朱英的话不屑一顾的他,现在已然开始转变口风。    至于朱英到底是不是陛下的亲孙子,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如何先把沿海的伪倭给清除掉,而后寻思如今进攻倭国。    不对,    是如何拯救神州后裔同胞的事情。    回想一下,之前朱英提到过的屯兵琉球,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建议。    “茹尚书不必担心,如果有需要,我当安排人员随同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