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隔辈亲,隔辈像  (第1/2页)
    听了李青的讲解,于谦如醍醐灌顶,对战争的偏见也随之消弭。    “于谦谨受教。”于谦心悦诚服,“尚书高见。”    直到这时,他才真正理解了李青的话:少说,多看,多学。    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还得往更深更远处想……于谦决定抛开读书人、文臣的身份,以公正角度,更深层次的看待战争。    只是有一点他还是不理解,这位尚书为何要苦心竭虑的培养他。    于谦皱着眉,冥思苦想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抬头看了李青一眼,发现李青也皱着眉。    李青也有一事不明,那就是这一战的蹊跷之处。    想了许久,他也没个头绪,索性不去想了。    反正,这一战斩敌过万,收获大量的牛羊、骆驼等牲畜,且还俘获了大几千俘虏,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战果。    ……    ……    七日后,大军距离瓦剌部仅剩百余里。    毕竟是鞑靼降将的情报,朱棣也不想直接莽上去,于是,李青又当了一次斥候兵。    不同的是,这次是白天赶路,朱瞻基也跟着他。    两人并驾齐驱,驰骋在大草原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青伯,你说这里会是瓦剌营地所在吗?”    “很有可能。”李青回道,“那人都投降了,按理说不敢公然行骗,况且还有那么多俘虏,即便他不怕死,也不会不顾那些人的死活;    而这处区域水草格外丰美,且有险可守,这一路行军,地势和地图也完全对得上,十有八九就在这儿了。”    朱瞻基点头:“上次夜晚作战,爷爷不让我上战场,这次改换白天了,到时候非杀得瓦剌哭爹喊娘。”    顿了顿,“青伯,到时候咱们比一比如何?”    “比什么?”    “比谁杀的敌人多。”朱瞻基自信道,“虽然单打独斗我不是你对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战场厮杀我也不如你。”    “呵呵……行啊!”李青笑道,“赌注是什么?”    “一百两黄金!”    “成交!”    李青爽朗一笑,猛地挥了挥马鞭,“驾……!”    “青伯你等一下我,那是爷爷的马,你可别抽坏了。”    “多管闲事,又不是你的马。”    ……    一路疾驰,很快就距离地图上标注瓦剌大营的地方,不足五十里了。    同时,头顶也合乎情理的出现了海东青。    李青射了几箭,没射中,索性也没去管它们。    朱瞻基也不在意,他们穿的是元人服饰,又只有他们俩,不怕会因此暴露明军。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两人放缓了速度,压低帽檐,扮做打猎的牧民。    期间,还遇到一支巡视的瓦剌军,由于距离尚远,对方虽然看到了他们,但并未多想。    还当是自己人出来打猎了呢。    临近中午,二人来到一处土坡上,极目远眺。    “青伯,那些小白点儿,想来就是瓦剌的帐篷了吧?”朱瞻基有些不确定。    李青目力极好,他看得更真切,点头道:“不错,这里果然是瓦剌大营所在;    事不宜迟,咱们赶快把情报传送回去!”    上一次的意外,让他警惕心大涨,加上这次带着朱瞻基,李青不敢丝毫大意。    好在返回去的路上,无惊无险,二人下午申时便返回大营。    ~    “真是瓦剌所在……”朱棣神情振奋,当即道,“传令:埋锅造饭,造两顿,再多炒些米,将士们吃饱就睡,子时起床,直接吃现成的,完事发兵。”    这样一来,赶到预定战场后,刚好是白天。    明军战力犹胜瓦剌,加上白天火炮命中率更高,可能的情况下,朱棣自然要把战斗时间放在白天。    朱棣在军事上从来不吝啬,士兵们在战场拼命,自然不能让人吃差了,一次性就宰了上千只羊。    一碗米,一碗肉,再浇上肉汤,明军将士吃的嘎嘎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