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太子愚蠢?  (第1/2页)
    太子掌控幼军,此事有祖宗前例可循,陛下的要求合情合理,轮得着你们这些妖怪来反对。    反对不了幼军的重立。    可以制约幼军的数量。    兵部郎中陈汝言出列,“陛下,瓦剌南侵虽已八年,我大明在陛下的仁政下休养生息,国力得以升腾,但当年重创着实深远,八年来又多次平乱地方,战损不小,如今团营和亲军二十六卫依然未能满编,无法抽调足够人手组建幼军。”    朱祁钰看了一眼陈汝言,问于谦,“于少保,无人乎?”    于谦被点名,不得不出列,道:“确实捉襟见肘,而且平添一万人马,军械盔甲及军饷开支,是由户部出,还是陛下的库房出?”    前者,国家财政。    后者,自掏腰包。    于谦抛出这个问题,就是把难题还给朱祁钰。    人,我可以勉强给你凑。    但钱嘛……    你得问户部尚书陈循。    朱祁钰看向陈循。    陈循无奈出列,“要一下子拿出一万人的军饷、军械装备,确实有点难,主要近年多水患,要预留治水经费,且湖广、四川等地的平叛耗费巨大,战后安抚也需大量粮食,陛下,不如降低幼军属员名额?”    可惜治水能臣徐有贞死了。    陈循都这么说,朱祁钰知道户部是真没钱。    看向朱见济。    眼里意思,儿子你看怎么办。    朱见济一直在听,面对全国最精英的仕途老油条,他的经验尚显不足,有点辩不出这些人说话的真假,不过陈循的话应该可信,景泰八年来确实连年都在平乱,大明一直难以喘上一口气。    起身,问陈循,“陈尚书,户部能否拨出一笔三千人的军械款项?”    陈循想了又想,嘴里默默算着,许久,才长出了口气,“回殿下的话,如果抽调兵力组建三千人幼军,允许从原来卫所带走军械,只需要补齐部分军械盔甲的话,可以。”    朱见济点点头,看向于谦,“于少保,三百人有否?”    于谦愣了下,“三百?”    何止于谦,所有人都有点懵逼,太子殿下不是说要三千人的军械费用吗,怎么又只要三百人,三千人的军械费用来装备三百人,什么部队这么烧钱?    朱见济点头,“孤只要三百。”    于谦虽然疑惑,但没有犹豫,“可以给殿下五百,从团营抽调。”    三百幼军,太不像话。    朱见济摇头,“团营是拱卫大明的中坚力量,既要防御漠北,又要四处平乱,不能擅动,从亲军二十六卫抽调吧。”    这些年的大明国际形势说惨吧,又还行,漠北瓦剌崩解了。    说行吧,女真又强大了起来。    而且国内起义不断。    景泰八年就没一年没有叛乱。    究其原因,还是土木堡之变后国力腰斩,精锐损失殆尽,为了强大团营,国家赋税抽得重,加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最终还是底层百姓承受了重量。    日子过不下去,不反才怪。    平乱、镇北都需要精锐。    所以团营重任在肩,能不动就不动。    人员只要三百,军费只需三千人的配额,太子殿下退让到这个地步,如果大家还不支持,这父子俩肯定要掀桌子。    于谦道:“微臣会让亲军二十六卫全力配合殿下!”    亲军二十六除锦衣卫和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