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84 手段(二合一) (第2/3页)
九月下旬,京城的气温随着一场持续的雨势走低,但miga基金、高盛、工行的合作局面忽然变得火热。 原本,miga基金的收购财团以一种突袭的方式杀入工行会议室,方卓又和高盛一方针锋相对,而保尔森亲自从美国飞来华夏,也试图从行政层面施加压力。 不少工行领导一度觉得这次的战略合作要拖上一段时间。 不曾想,仿佛一夜之间,不仅不拖,miga基金甚至和高盛坐在一起宣布愿意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对工行的战略投资。 德国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莫名其妙的出局了。 miga基金作为收购财团主体成为新的合作者,而德意志银行、美国合众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这三家与工行主营业务竞争不大的银行承担起相当部分的业务合作。 不仅如此,最开始与高盛、安联、运通定下的37亿美元收购工行10%股份的价格也有所变动,高盛和miga基金主动把价格提升到38亿美元。 这…… 这堵嘴就堵的颇……好了。 按照现在这个情况,民营资本入局、被指责的估值有所上升、合作的业务分摊给更垂直领域的银行,同时,又没耽误工行的股改,简直是干净利索到所能想象的最好程度。 9月30号,工行总行进行报审前的最后一次会议,战略投资者们都有参加。 这也基本是确定了最后的方案。 高盛集团及其私人资本运营基金将投资26亿美元收购7%的股份,miga基金及德银、合众、互助银行将投资12亿美元收购3%的股份。 保尔森和方卓会成为股改后的工行董事。 所有收购的股份都会签订3年时间的禁售期,并且,几方一致承诺,到期如有需要,可以视情况续约持有。 工行领导们都十分满意了。 现在只看证监那边怎么处理这份新的合作方案。 “保尔森,你这边怎么风平浪静?” 方卓在气氛融洽的会议结束之后和保尔森聊另一边的事情。 “别急,已经和美林证券接上了。”保尔森透露了准确的消息。 方卓这几天有反复把相关信息和这次股改、上市背景进行研究,这会听见这么一句,脑海里的念头翻滚,说道:“美林证券不会这么短视吧?” 保尔森有些惊奇,饶有兴趣的问道:“方,你是猜到了什么?” 他从拜会李行长的那一晚到现在都没吐露过半点口风,也确定美国方面的动作绝对不会传到这边,面前的年轻总裁只能是猜测。 “我不太了解美林证券。”方卓斟酌道,“我就是想,要是我换在你的位置,用美林证券作为撬动中行的突破口,可能就是打他们手上合同的主意。” 保尔森面不改色,继续听下文。 方卓没从这位脸上看出什么,继续说道:“美林证券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的内容秘而不宣,我们都不知道它是怎么签的,但中行那边确实不愉快。” 中行不愉快的已经不只在心里,是表现出来了。 有记者就苏格兰皇家银行引入第三方合作资金的事询问了中行的发言人,得到的回答是——“中行只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签订入股协议,对方如何筹集资金不属中行的披露范围”。 中行颇有不把美林证券视为合作者的意思,恰恰,美林证券可能也只是奔着利润来的。 方卓考虑到中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的签约、苏格兰皇家银行又和美林证券与李家城基金的签约,认为它们的这种转进很可能在于合同没有如此筹集资金的限制,不然就不会有美林和李基金无视中行感情的入场。 既然如此,苏皇家能和美林签约,那美林能不能再与其它家签约呢? 与银行的合作固然有着极大利润,但也需要大笔资金沉淀。 现在和中行的投资还没交割,如果这时候说动美林证券再次转手对银行股份的收购权,那一晚保尔森所说的“巨大不确定性”就得以被证明。 中行的股份在短时间内频频被转让,这样的局面是相当难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