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初第一太子妃 第18节  (第1/2页)
    常乐:“......”    李府,李善长对月独饮,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主公的老丈人......    不对,不对,妃妾之父称不得帝之岳丈!    呜呜呜,为什么.......    他只想与主公成为亲家!    常遇春那个莽夫,可羡慕死他了!    ·    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在燕云十六州自后晋时期被割让给契丹的四百年后,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为领,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二十五万大军出师北伐。    史书记载,此次北伐直至洪武二年(1369)九月,历时将近两年,攻克包括山东、河南、元大都(北平)、山西、陕西等地,可谓战果累累。    唯一可惜之处,便是朱元璋的心腹猛将,鄂国公常遇春于洪武二年七月初七,死于率师南归途中。    常乐一字一句反复研读过北伐资料,常遇春的死亡原因,历史给的答案是“卸甲风”。    兵将打仗之后,体热汗多,因贪凉而立即卸去盔甲,导致“中风”暴毙,此疾迅而猛,无任何救治的机会。    应天城下,雄师阵前,常遇春龇着口白牙花儿朝城楼上的妻子儿女们告别。    蓝氏早已泪洒衣襟,惯爱胡闹的常茂、常升两兄弟也肃了面容。    将军百战,可知亲眷留守后方担了多少的害怕?!    马蹄阵阵,尘烟滚滚,目之所及,已无亲人的踪迹。    常乐扶着蓝氏自城楼而下,保证道,“娘,爹会平安回来的。”    她一定能让爹平安归来!    ·    秋去东来,寒风凛冽。    常乐猝不及防间又晕了段时日,因为国子学正式添加了门课。    朱标根据常乐所提的实践课,演化了门农桑课,因为朱元璋不同意其他,比如做工、卖货等实践方式。    国子学规定,凡毕业学生,必须凭借自己的劳动种取一定数量的粮食。    朱元璋为支持儿子的主张,特意给国子学批了块地,要求比如播种、整地、插秧、收割等重要环节,须由家长带着孩子共同完成,而前期的晒种、催芽,以及日常的施肥、灌溉,则有专门的农桑老师协助孩子们完成。    整个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均由老师打分,不合格者来年继续,直至合格。    以上乃是朱标亲自询问老农后,制定出来的规则。    约莫是与常乐的建议有所出入,她仅是小小的晕了三日而已。    等她醒来,正好遇见了今冬的第一场雪。    瑞雪兆丰年,徐达和常遇春所领的北伐军也频频传来捷报。    天时地利人和,腊月十一日,韩国公李善长率百官劝朱元璋即皇帝位。    朱元璋自然是连连推辞,虚伪地表示自己何德何能,那百官定是歌其功颂其德,表示他就是天命之人。    此间种种,你来我往个三次,朱元璋总算勉为其难地同意登基。    转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立妻马氏为皇后,世子标为皇太子,诸文武功臣也多有进爵。    另外,常乐较为关心的,朱元璋封其侄女朱文玉为福成公主,赐婚都督佥事蓝玉。    因着蓝玉征战在外,婚期暂缓。    为此,蓝氏带着常乐特意跑了趟朱府,代表男方表达歉意。    福成公主府邸尚未建成,朱文玉仍住在她亲哥朱文正家,她嫂子宋瑜也在。    常乐与她们两又是朋友,又是合作伙伴,两家多年往来,彼此之间熟悉得不得了。    朱文玉脸颊红红,满是女儿家的娇羞,可见是心甘情愿等候未婚夫的。    蓝氏放心了,脱口以自家女儿打趣道,“谁曾想,往后乐儿得改口唤文玉舅妈。”    常乐:“......”    蓝刀女士,请闭嘴!    朱文玉双手搅着帕子,羞得红到耳朵尖。    宋瑜轻咳了声,揶揄道,“文玉当不了多少时间的舅妈,再过几年,乐儿就得随太子的辈分了。”    常乐:“......”    宋刀女士,也请闭嘴!    ·    盛夏七月,北伐军队再来捷报,继占领山东、河南、天津之后,徐达和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