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望余雪 第52节  (第3/3页)
瞬间里,他太想和她站在一起了。    崔锦之温润而泽,积石如玉,这般心向光明的皎皎君子,世无其二。    而他所求,只是想要她好好活下来,无论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    祁宥几近地麻木地抚上自己的心口,明白自己终于重新踏上了这条踽踽独行、形影相吊的路。    再无法回头了。    -------------------------------------    整整半个月,廷尉府的气氛都凝重到了极点,进出的官员大臣无一不愁眉肃容。夜深人静时,还能听见诏狱中传来的哭喊哀求之声。    认罪书摞起高高一叠,鲜红的手印按压在其上,显得诡异可怖。    令和帝昏昏沉沉,每日清醒不过一两个时辰,直到今日才彻底苏醒过来,他身下倚靠着软枕,看着跪在面前的崔锦之,伸手接过整合好的罪证。    他紧紧捏着文书,缓慢地扫过每一行字,手中的力道越来越大,宣纸被握的皱皱巴巴,令和帝手肘支撑着自己,一时间面色发白。    崔锦之想上前扶住他,却被摆手制止了,令和帝深深地喘了口气,“近一百人……”    “科场舞弊之案居然牵扯近一百人,薛成益呢?”    “所有的认罪书都不曾攀扯首辅大人,最多不过治他失察内阁之罪。”丞相默默收回手,垂首道,“车骑将军弟子薛延,也声称自己并不知道考卷被调换之事,誊录官也承认是自己为了讨好薛家罢了,按照律令撤去功名也就是了。”    令和帝怒极反笑,“这么说来,一大滩浑水中,只有薛家最是干净透明了?”    崔锦之没接这话。    “罢了。”令和帝咳嗽几声,“主谋者午门斩首,妻儿一律杖杀。其余从者按抄家流放、撤职出京,其后代子孙永不得录用为官。”    “薛成益……年事已高,御下不力,屡屡出了差池,先卸下官职吧。”    令和帝突然停顿下来,看向跪在地面上的崔锦之,问道:“朕这个皇帝,是不是做的很窝囊?薛家都快明目张胆地骑到了朕的头上,还有忍气吞声地咽下这口气。”    “锦之罪该万死,愧为人臣,不能为陛下分忧。”    听了这话,令和帝笑起来,却带着一丝酸苦,“你啊你……”    “若朕的所有臣子,都和你一样,一心为大燕,该有多好啊……”    第七十六章 谋反    崔锦之将头低得更深,没吭声。    令和帝闭着眼睛,好久才缓缓开口:“你将宥儿教得很好……”    丞相想起半月前的那场争吵,心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蛰了一口,泛着细微的疼。    那日争吵后,崔锦之一直在宫中忙于庶务,而祁宥整日留宿兵部,处理京营戎政,又或是督领通州大营操练,二人竟然整整半月都没怎么碰过面。    她回过神来,“臣惶恐,殿下天资聪颖,非臣一人之功。”    皇帝那双苍老浑浊的眼睛睁开,盯着崔锦之,缓慢地笑了笑:“不……是你教得好,可你,把他教的太好了……”    未尽之意却突然分明清晰地划过崔锦之的心间,她突然涌起不安的感觉。    令和帝看崔锦之又想说什么场面话,直接挥了挥手让她闭嘴,苦笑了下:“好了,别说那一套来糊弄朕。”    “陛下是君,臣子对待君上,自然要谨言慎行。若看不清楚自己的位置,被权势迷了眼,做出越轨之举,不就同薛家一样了吗?”    “是呀……”令和帝双眼无神地看着四周,“朕是天子……”    “可朕不是一个好父亲……”    不远处的熏炉中还弥散着轻烟,泛着淡淡药香,令和帝就在这样一个静谧的环境里,突然想对着他人敞开心扉。    “淮儿,是朕酒后同一个宫女生下的,那时候,朕还是个无权无势的王爷……先帝斥责朕行为不检,本就无意朕为储君,因为这件事,便更不喜了。连带着朕对淮儿,也冷落起来。”    他眯了眯眼,似乎在拼命回忆什么:“朕如今……竟然连那个宫女的长相也不记得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