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日上上签 第41节  (第1/2页)
    朝车内的商时序挥了挥手:“拜拜。”    每到周一,故宫空荡荡的。    从右阙门进去,偌大的广场中央,只能听见耳畔不停流动的风声。    枯叶掉落地面,在秋风中,进行了一场短暂又仓促的旅行。    今早来得有点早,不过好在还有比她来得更早的人,不然险些就进不去了。    故宫有严格的文物保护制度,每天都要打开七道大门。    木器组的郭文津——郭师傅,每天差不多都是最后一个下班,去科室拿了钥匙,将每个修复小院都仔仔细细地检查一番,确定没有人了,才会用钥匙将大门里三层外三层的给锁好。    翌日,又早早地过来,一道道打开这些大门。    “郭师傅,早啊。”晚棠笑说,“赶巧儿碰见您了,不然我还得在外面干等着,进不去。”    他问:“今天怎么来这么早?”    “以前都是踩自行车过来的,今天坐车来的,出门时间又比平日里早上那么点,所以加起来就是早了点。”    郭文津笑了声,钥匙插进锁孔里,将门地下的铁锁给打开了。    晚棠帮着推开大门,一同跨过坎。    “那我就先过去了。”    “嗯。”    周晚棠站在墙前,等待人脸识别。    等到显示屏上出现绿色的[打卡成功]后,才踏下台阶,用衣兜里的鲨鱼夹,将松散披着的头发给抓起。    而后从口袋里摸出钥匙,将院子的门给打开了。    拎着放在墙角的开水壶,去开水房接今日一天要用的开水。    等提着壶回来时,徐有林已经过来了。    每到周一,打完卡的第一件事,就是握着那柄磨损掉漆的绿色喷壶,给干了两天的花草果蔬浇水,唯恐这一两日里,它们枯萎丢了命。    “师父,早啊!”    晚棠从他身边经过,将装满水的壶搁置在角落,避免不注意把它给撞倒了。    徐有林正在给长势还不错的西芹灌水,眼见着浇灌得差不多了,便放下水壶,走进工作室:“身体好点了吗?”    “好多了。”    “可能是水土不服吧。”    徐有林嘱托她:“小病初愈,最近还是仔细点好。”    她去院墙外的水龙头接了点水,净了净自己的脸颊,“嗯。谢师父关心。”    出去的这两天,北京又开始了断崖式降温。    上周的一场雨后,天气预报未来十五天的气温都在15c左右。不热,但也算不上冷,正是凉快的好时候。    等再降一场温,就要进入冬天了。    日光微薄,院落里古木参天,柔和的光线从晃动的罅隙中筛落。    落在地面时,已经不剩多少了,光点忽明忽暗。    周晚棠顿感鼻头一痒,连忙背过身,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是不是有人在念叨我?”    话落,这个喷嚏刚止歇,又打了一个。    “你瞧瞧我这张嘴。”    徐有林在桌上抽了两张纸递给她,“最近一定要注意点。”    “嗯。”    这行当干久了,一到换季时间,两个人就轮着打喷嚏。    特别是晚棠,感冒刚好,鼻子又是敏感期,遭罪的很。    她笑言:“工作使我虚脱。”    徐有林背着手,看着她。    知道她也只是说说而已,真进入状态了,又是两样。    在文物修复室里做事,最基础的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大多数时候,每天都是重复着干一样事情,枯燥且乏味。    适应不了的,也早就在刚来没多久,便选择了离开,转投其他行当。    做久了,等年龄上来了,毛病一大堆。    脊椎病、换季就鼻炎、眼睛涩痛,都是非常基础的毛病。    然而正是因为心中的热爱、以及对文物的敬畏之心,才能让他们忽略掉这病痛,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因为热爱,所以无畏。    凡事讲究轻重缓急,从老祖宗开始,一直持续到21世纪,历年来皆是如此。老生常谈,修复行当也不外如是。    上次复制的青铜器,调色工作差不多进入收尾阶段,所以进程便不那么赶的,但还是要赶在展览开始前完成。    这次展览开始前的工作任务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