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94节  (第2/2页)
    倒不是怠慢,实在是这年头粮食紧缺,上面控的很严,不到饭点,是不可能放饭的。    江县的汉子们喝了一口那水,眉头当即蹙起来。    大家互相对视,谁都没吭声,可等士兵们走后,立刻小声嘀咕着开始吐槽。    “这水真难喝,咸的。”    “别整这死出,我看你是喝坎儿井里的地下水喝惯了。以前咱们井里也是这种水,不是照样喝。”    “我说这水怎么有股味儿,原来是咱们坎儿井的水太甜。”    “刚才路过城门口,看到那群灾民门,可怜兮兮的,看的我心里难受极了。”    “是啊,得亏咱们江县有县太爷,要不然哪里能过上这般舒坦日子。”    大家坐着互相闲聊唏嘘。    现在已经到了凉州,粮食都已经交接出去,他们神情都松懈下来,再加上喝了水,肚子都开始打咕噜。    出来一路这么辛苦,大家都不想委屈自己。    众人默契般互相对视,又看向棚区外面,确定没有别人,于是一个个悄悄把衣襟打开,从里面的布袋子里,掏出两个白面馒头。    这白面馒头,平时在家他们都舍不得吃。    但这次县衙征派他们出来运粮,一路十分辛苦,县太爷非常慷慨,每人奖励了一些干粮,还有两个白面馒头。    江县的汉子们,一路上都只舍得吃干粮,如今到了凉州,彻底松弛下来,顿时想到了这白馒头。    他们以为没人看到,于是躲在棚区里,狠狠满足咬了一口白馒头。    但其实呢?    这个棚区就在城门脚下,上面站岗的士兵,把下面的一切看的一清二楚。    起初,士兵们认真站岗,没有特地关注这群人。    可,当他们余光里扫到下面那群人,竟然每人都在吃白面馒头以后,一个个都惊呆了。    老天爷啊!    这年头粮食贵的吓人,大家都只吃粗粮,或者小麦高粱混合,蒸出来的馒头不仅黑黢黢,而且还卡嗓子。    白面馒头,那是城里富绅老爷们才能吃得起的东西吧。    但现在,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上百人都在吃白面馒头!    这个画面真的很震撼。    一时间,城墙上的士兵们都傻了,再也没有心思站岗,眼巴巴往下面看。    那个白面馒头,看着就很好看!全都是小麦做的精细馒头,谁不想咬一口呢?    看他们大口、大口吃馒头的样子,真是羡慕死个人啊!    可江县人还是有点不满足。    白面馒头啊,他们藏了一路,如果不是因为县太爷说,馒头放久了会坏,他们是真的舍不得吃,恨不得带回去。    可现在馒头都吃了,那不得再配点好菜?    于是,当即有几个人没忍住,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咸鸭蛋。    “你们舍得吃?”    “县太爷说了,咸鸭蛋放久了也会坏。”    “而且县太爷还说,出门在外身体要紧,该吃就得吃。咱们吃完了,回去他还给咱发。”    “对对,大家都吃顿好的吧,累了好几天了。”    有一个人忍不住把咸鸭蛋拿出来,其余人就都忍不住了,纷纷效仿。    古代‘走镖’是最辛苦最累的活儿,而且凉州官粮比江县价贵,这些粮食转卖出去,能有相当一大笔银子。对于这些辛苦的汉子,陈庚年很是大方。    那咸鸭蛋,蛋白咸咸的,蛋黄不停出黄油,香的要人命。    再配上白馒头,那滋味儿,简直了!    江县人在底下吃的一脸满足。    城门之上,凉州的士兵们已经集体呆滞。    这群人,不仅吃白馒头,还在吃鸭蛋!    天啊,那可是鸭蛋啊!    而且那个鸭蛋,香味儿特别浓郁,那令人口水直流的咸香味儿,他们站在城门上都能闻得见。    凉州士兵们本以为这就是极限了。    可,下面那群江县人,在吃完馒头、咸鸭蛋以后。有人拿出小半罐的浆水,给每人分了一点点,兑到水碗里。    这是什么东西?    士兵们有些疑惑。    下一刻,就听下面那群人喜滋滋说道——    “真甜呐。”    “这蜂蜜水比白糖水都甜!”    “难怪我家丫头小子去了一次商铺街以后,天天嚷着要喝蜂蜜水。”    大热天,吃了白馒头配咸鸭蛋,最后来一碗甜甜的蜂蜜水。    这日子,舒坦呦!一路的疲惫都尽数消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