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种田] 第11节  (第1/2页)
    卢栩无语。    掌柜:“你看点儿什么?”    卢栩:“我买糖,自家小孩吃零嘴。”    掌柜:“那你买那散的吧,划算,白糖六十文,黄糖四十五文。”    还是挺贵,但比他们镇上还便宜五文。    卢栩问:“这彩糖怎么卖?”    掌柜:“南边来的新鲜玩意儿,熬汤掺了果汁,糖也甜,耐吃,我这儿卖得便宜,一斤半两银子。”    卢栩汗颜,水果糖他吃不起!    卢栩又问了干货杂粮价,最后买了糖和一包紫菜。紫菜不压秤,按包卖,一包才三十文,能吃挺久!紫菜蛋花汤,四舍五入是股海鲜味!    卢栩付钱,看到柜台前的彩线,想起颜君齐他娘也刺绣,便留意看了看,发现这儿彩线颜色要比他们镇上齐全得多。    掌柜将糖包好递给他,自夸道:“你要买线就来我这儿买,全观阳最全的就是我们家,县里好绣娘都是在这儿买,比布铺还齐全。”    卢栩问了价,印象里和镇上相差无几,道谢往西街去。    过了县衙,街上行人肉眼可见地减少,还有抬了轿子来逛街的大户人家。卢栩沿街闲逛,先进了书局。    这书局一分为二,一边卖纸墨笔砚,一边卖书,是一家,无论哪样都比他们镇上齐全。    卢栩翻了翻书,发现印和抄写的各占一半,印的还比抄的要贵不少,几乎是翻倍价了。    至于写的什么,他看不太懂,字太密,看得他头疼,大概是类似四书五经的圣贤教材。    有个书生模样的半大孩子摇着扇子进来,进门便问,“《遇仙记》到货了吗?”    “到了到了。”伙计机灵地从货架上拿了两本,“印制的、誊抄的都有,少爷您要哪本?”    小少爷选都没选嘎嘣脆回答:“印的!”    伙计:“好嘞,印体话本六百文,我给您包本新的。”    小孩眉头都不眨,直接掏了碎银。    卢栩看得眉头直跳。    那么薄一本小册子,六百文!    趁伙计包书的功夫,卢栩问那小孩,“誊抄的便宜一半,您为什么不要誊抄的?”    小孩看看他,有点疑惑,还是回答了,“誊抄老有错。你也读书?你在哪个书院读,我怎么没见过你?”    原来如此!卢栩笑答:“我不读书,我邻家弟弟读书,他考上了童生,在家中备考秀才!”    小孩也是个活泼健谈的,听他这么说,便疑惑道:“既然考过了童生,那他为何不到我们书院来?”    卢栩:“你们书院?”    小孩也挺骄傲:“是呀,就在西街北边,过两条街,最大的院子就是我们书院,我们夫子是举人出身,咱们县考过院试的几乎都在我们书院念过。”    卢栩听懂了,重点学校啊!搞不好还是名师班!    他问:“束脩要多少钱?”    小孩:“一年五两。”    价也够贵!    卢栩便坦诚道:“他家家贫,平日连笔墨都要节省着用。”    小孩蛮可惜,“这样啊。”    他想了想,给卢栩出主意,“你叫他抄书嘛,我看家贫的同窗都抄书换些笔墨。”    卢栩一头问号,不耻下问,“我听说只有拿到书号的书局才能寻人誊抄?”    小孩:“是吗?”    他也挺迷茫地看书局掌柜,掌柜一脸的尴尬。    他讪笑道,“少爷有所不知,按规定,拿书号的书局要雇生员才能抄书,怕的是无知学子学文尚欠抄错抄漏了书籍内容,淆惑天下读书人。可有誊抄书籍权的书局,咱们州府只有两家,咱们县里更是没有,县城这么大,读书人多,人人缺书看。老朽挨着书院许多年,全仗院中学子照顾,有清贫的学子誊抄了书找老朽换些笔墨,老朽知晓他们才学兼优,品性过人,便不好意思拒绝,给他们换些笔墨。不过老朽也只敢收些话本,绝不敢做淆惑天下读书人之事!”    卢栩听懂了,朝廷不是不让抄书,抄书得够资格,抄错了耽误人怎么办?想抄,先考过院试考中秀才!    可都考中秀才了,田税都免了,谁还那么缺钱?    抄书的少了,不就出缺口了?他们县这种小地方民不举官不查,书局想挣钱,就偷偷找学生抄。反正只要别抄错,谁知道是不是秀才抄的?这种事,总体是于民有利的,官府知道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送走被科普一脸的小孩,卢栩暗戳戳地凑过去问掌柜,“若我弟弟想誊抄些圣贤书,可能托掌柜牵线寻个有需之人?”    掌柜:“……”    这小子倒是机灵。    他只是帮忙牵线,那就不算卖,不违法,两边你情我愿的一方赠书,一方受赠自愿回赠些薄礼,也算不上买卖。两方为答谢他这个中间人,付他点辛苦费,当然也是合情合理的。    掌柜捏着胡子沉吟,“可以倒是可以,但有些条件。”    卢栩:“您说。”    掌柜:“誊抄要字迹清晰,不能潦草,且不能出错,十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