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  (第2/2页)
下和州,又去打舒州这种局面下。    想着自己的竞争对手有可能已经拿下三州之地,而自己尽管纵横滁、扬之地,屡屡破敌,可手中州府依旧只有滁州一处,不免相形见绌。    为了寻获战机,赵匡胤亲自领着十余人来到李景达大军驻扎的大仪镇,探查情况。    “光义,你说我们手中的一万兵,在这里对上他们,能不能打!”    赵匡胤看着李景达部,有些拿不定主意,问向身旁的杨光义。    杨光义是义社十兄弟之一,也是殿前司成员,官居四直都虞候,统领着赵匡胤麾下的骑兵队。    杨光义颔首道:“我觉得可以,他们人数在我们之上不假,可没有骑兵。大仪镇这个地方周边皆是平原丘陵,最适合骑兵作战。我们有三千骑兵,能发挥奇效。还有这周边没有可以走船之处,无需担心对方的水师便利。就算打不赢,我们也可以退。”    赵匡胤不住地点头,紧了紧握马鞭的手,甩手一挥,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决然道:“那就打一场!”    他已经将周边的地形图都刻在脑子里了,淮南水域河流纵横交错,唯独这大仪镇这附近没有一条像样的河流。    一旦对方过了天长,就进了水网密布的淮泗之地,自己再无机会与之一战了。    赵匡胤雷厉风行,当即不再犹豫,快马返回了六合,以最快的速度将兵马点齐,往大仪镇与天长的交界处进兵。    赵匡胤麾下的兵士一半是他亲自训练的殿前军,皆是精锐,行军速度极快,先一步抵达了天长、大仪镇的交界处横山。    赵匡胤安排兵卒就地休息,等候南唐军的到来。    李景达率领三万大军北上,在这一日的巳时时分,正面与赵匡胤所部对上。    遮天蔽日的旌旗,看着那士气高昂的雄兵。    李景达心底忍不住涌现一股寒意。    这给打怕的岂止是陈觉?    想想瓜步山的那一战,他脊背都冒出一股寒意。    “大王,这先锋,就让末将来吧!”    林仁肇首先请命,此刻他穿着一身山文锁子甲,手中的三尖鱼叉也换成了一副纯钢打造的,可谓鸟枪换炮。    李景达看着林仁肇请命,心中大喜:在金陵整顿的时候,他亲眼见林仁肇在军营展露才艺,当真是上山下水如履平地,手中鱼叉勇冠三军,还上演了以鱼叉格挡箭矢的神技。    军中公认的神射手,十矢伤不得他分毫。    想起林仁肇的表现,心底惧意消散大半,大赞:“有林虎子打头阵,孤王放心了。”    初升的太阳,普照着大地。    林仁肇领着五千前军向着赵匡胤逼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