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第1/2页)
    兰月长眉微抬,“我们能给他什么?是破破烂烂的方城?还是不如他家马棚气派的郡守府?”    “......”    别说了,扎心。    杜满长长叹气,“兰姐,你的话不比顾家三郎的话中听到哪去。”    兰月不置可否。    “满叔,阿父这次让你征兵多少?”    相蕴和问道。    杜满伸出一只手,“五千。”    “五千?”    兰月不悦皱眉,“方城哪有那么多的汉人?”    “再说了,哪怕有那么多的汉人,也不能全部调走。”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若蛮人趁我们内部空虚发动叛乱,后果不堪设想。”    相蕴和也有这个担忧。    虽说前世的蛮人对阿父死心塌地,但那是阿父在方城精耕细作五年之久才换来的热血酬知己,但现在,阿父在方城不过大半年时间,方城的蛮人对阿父会有那么忠心吗?    “不是抽调汉人,是蛮人,大哥这次要用蛮兵。”    杜满摇了摇头。    相蕴和心头一跳。    蛮人在方城是不稳定因素,到了叶城,更是需要阿父时刻提防的存在,阿父一向精明,怎会让这样的人去帮忙?    还是说叶城战事吃紧到让此时的阿父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只能退而求次用蛮兵?    相蕴和与兰月对视一眼,从彼此眼底看到深深的担忧。    杜满比她们更犯愁,“蛮人听说打仗有军饷,还能给家属发粮食,个个都来找我报名。”    “可这些人没有经过训练,对打仗的事情一窍不通,更可怕有些人甚至连汉话都听不懂,与我说话全靠打手势,这样一群人到了战场上,只能凑个人头,根本帮不了大哥的忙。”    “凑人头?”    相蕴和眸光微微一顿,瞬间明白了阿父征用蛮兵的用意——虚张声势。    蛮人反复无常,时不时便会发生叛变,故而无论是前朝还是如今的大盛,对蛮人实行的政策都是极为严苛的叛乱必杀的残暴刑法,经年累月之下,蛮人与汉人的关系便算不得好。    朝廷强盛时,蛮人畏惧其威势,便不得不臣服。    等朝廷陷入内斗无力镇压四夷时,蛮人便会再度反叛,自立为王。    方城郡守之所以卷铺盖跑路,除却方城之地着实苦寒外,朝廷无力抽调兵力驻守方城也占很大一部分因素。    ——身为方城郡守却没什么兵力,很容易被方城的蛮人群起而攻,性命不保。    而现在,与汉人不睦的蛮人却愿意臣服阿父,为阿父南征北战。    阿父战事吃紧,他们便主动来投,阿父久攻不下叶城,他们便助阿父一臂之力,成为阿父逐鹿中原的中坚力量。    一个是出身贵族不把庶人将士当人看的各路诸侯,一个是连不服管教与汉人有血仇的蛮人都为他抛头颅洒热血的素有贤名的豫公,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这就是阿父用蛮兵的意义。    他们可能在战场上帮不了阿父,但却能帮阿父攻心,让原本便被诸侯们苛待的将士们心中的天平越发偏向阿父,只需一个契机,他们便会倒戈相向,开城献降。    相蕴和道,“阿父用蛮人不为攻城,而是为了攻心。”    “攻心?”    杜满挠了挠头,对这个词汇有些陌生。    “对。”    相蕴和颔首,“满叔,你只管去按照阿父的吩咐去做,凑够五千蛮兵,去叶城支援阿父。”    虽不太理解相蕴和所说的攻心,但杜满对相豫的忠心毋庸置疑,听相蕴和这般郑重其事,当下便拍胸脯道,“放心,只要是大哥的吩咐,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会去做。”    “满叔,你快去忙吧,别耽误了阿父的正事。”    相蕴和从不怀疑杜满的忠心,对杜满说道。    杜满点点头,向兰月道,“兰姐,我走之后,阿和就交给你了。”    “知道。”    兰月道,“去你的吧。”    “......”    兰姐的话真的不比顾家三郎中听多少。    杜满腹诽着,转身离开。    很快募集到五千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