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2/2页)
穿衣打扮。    秦雪这两句话可是歪打正着说到了她心头, 接过饼来的同时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买两个回家给孩子们吃。    饼子入口,浓郁而层层叠叠的香味全糅杂在一起, 香得直冲鼻腔。    饼子的面意外柔软,面香浓郁。    总而言之,这口苏子饼意外的好吃,王凤英几口就吃完吞下。    “给我来两个,正好晚饭吃得少。”    很快,她拿出一块钱递给秦雪,又问:“饼子明天还能吃吗?”    “放在家里两三天没问题,吃的时候用锅子蒸一下就成,如果有冰箱的话……”    秦溪的话还没说完,王凤英马上接话:“有的有的,我家有冰箱。”    “那放个十天都没问题。”秦溪笑了笑。    “那再多来五个,先放你这儿,等我看完电影再来取。”    开摊第一个顾客就遇到了大单。    担心第一天生意不好,秦溪就没准备多少。    没想到吗,两块四毛八个饼,几乎就把准备的苏子饼买了大半。    “豆沙饼好吃,又甜又香,小孩子们最喜欢。”秦雪趁机推销起其他饼。    “那再给我两个豆沙,一个白糖。”王凤英非常干脆地掏钱加饼。    香味还残留在嘴巴,随着她说话直往鼻腔里钻。    开张第一单生意,卖出三块三毛。    秦雪乐呵呵地收了钱,非常殷勤地把饼装到牛皮色油纸里包好,递过去。    看到油纸,王凤英脸上笑意又浓了些。    她是春市人,城市紧挨港市,是华国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大城市之一。    来到寿北,她最不适应的就是城里卫生情况。    刚出锅的油饼随便撕点报纸就包着,吃的时候还能闻到一股子油墨味。    接过饼,王凤英咬下一口,冲两人摆摆手:“你们先忙着,一会儿我再来。”    有人带头买了,来看热闹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不过都是看得多买得少。    一个三毛钱的饼,没多少人会舍得买,这都能买半斤肉了。    一直到天色擦黑,下班来看电影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肯花钱的尝鲜的年轻人多了起来、    一会儿功夫,秦溪就卖出去了十五个饼,带来的面团也已经做完。    重新擦干净锅子,把蜂窝煤的炉子盖子盖上,火势瞬间减小。    “姐,该煎豆腐了吧?”    “你把豆腐递给我。”    经过秦溪的几次实验,用老豆腐做出来的包浆豆腐最适合做包浆豆腐。    加入小苏打和盐,用水浸泡一晚上,晾干。    
二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