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四章 乐蓉进宫【二】  (第4/4页)
    “李大人客气,下官岂敢收。”    “王太医,你这就不对了,你不收其他太医也会受,这不就是礼尚往来的理嘛。”    “这……”    李庭芝示意李管家将金子递过去,王太医最终还是收下了。    “下官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呀。”    “小女就拜托王太医了。”    “李大人放心,下官一定还您一个活蹦乱跳的千金。”    送走了王太医,李庭芝交代几句便回了书房,杨嬷嬷心中替李雪颜伤感,自己的亲生父亲只有在外人在的时候才会过来装模作样,难怪小姐如此强势,无非都是为了活下去罢了。    坤宁宫    “娘娘,聘礼都已备好,这是清单,您请过目。”    皇后不屑地摆了摆手。    “本宫才不想看,直接送到皇上那去吧。”    “是。”    秦嬷嬷亲自将礼单送到了御书房,皇帝过目之后很是满意。    “就按皇后的意思办吧。”    “是。”    秦嬷嬷恭敬的退了出来。当日,贺礼便由宫中的禁卫军押送出发前去扬州。    “刘正。”    “奴才在。”    “传朕口谕,让礼部侍郎立刻草拟一份诏书,朕要昭告天下纳柳家四小姐为妃。”    “皇上,祖上的规矩只有迎娶皇后娘娘的时候才可昭告天下,纳妃的话……”    “去办吧。”    “是。”    自古皇家的规矩就是封后才会昭告天下,与民同庆,自元梁国开国以来还未有过皇帝纳妃昭告天下的,文宗帝也算是头一位了。这一圣旨可让礼部侍郎着实想破了脑袋,要是按封后的诏书来,定会得罪于皇后娘娘,要是怠慢了又会引起皇上与未来宠妃的不满,这两边得罪谁自己都没有好日子过。    翌日    诏书便被贴了出去,一时间朝堂都为之震荡,众位官员的反对之声此起彼伏,谁也猜不透皇帝此举到底深意。但归根结底,他们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柳家在京城销声匿迹了这么久突然要重新崛起了,自然是会被排挤,即使是往日柳国公的故友,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柳乐蓉说一句好话。    “皇上,自开国以来,我朝……”    皇帝摆了摆手打断了曹丞相的话。    “朕知道曹爱卿想说什么,这话朕都听了不下十遍了,耳朵都要被磨出茧子来了。”    “皇上,拰此举将皇后娘娘置于何地?”    “皇后大度,岂会计较这些,况且纳柳家之女为妃并不会威胁到皇后的地位,尔等为何如此咄咄逼人。”    “皇上,此举于情于理都不和法度,国无法度怎么能称之为国呢?”    “臣附议,翰林院学士说得有理,皇上,江山社稷为重呀。”    “臣也附议。”    “……”    几乎所有的人都站了出来,唯有李庭芝与他的门生们还是站在原地,皇帝不理会这么大臣,而是询问李庭芝。    “李爱卿为何不反对?”    “臣觉得皇上纳妃还是封后是皇上您自己的家务事,臣等进言皇上采纳便罢,即使不采纳臣等也无话可说,后宫之事皇上自当自己定夺。”    “你不觉得朕此举有违朝纲?”    “何为朝纲?朝纲是臣等与皇上一同治理国家造福百姓的地方,纳妃之事乃是皇上的私事,与朝纲何干?”    李庭芝知道此事越是反对越是会引起皇帝的不满,所以他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况且柳乐蓉与李雪颜关系密切,这对李府来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皇帝心中对李庭芝的欣赏又多了几分,脸上的怒意也消散了一些。不少反对的官员悄悄退回了原位,李庭芝的门生们对视一眼,适时的站出来说道。    “臣等思量一番之后觉得李大人说的有理,臣等附议。”    局面一时间被扭转过来,不少人因此尴尬的退了回去。(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