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第1/2页)
    乔攸看了看手中的书,想换一本看。    刚把书本半截插.进去,余光却扫到了右下角的作者名字。    仔细一看:    陆珩。    陆珩?!    插.进书架一半的书立马被抽出来。    乔攸可算是明白为什么陆珩一个管家在陆景泽面前说话都有几分分量。    陆珩不仅熟知陆家一切工作,上到雇主下到佣人,连l.u电子集团的发展史都门儿清,甚至还能为其撰写三十万字的文学作品。    他能拿高薪,自己一点不眼馋。    乔攸抱着书在陆珩身边坐下,翻了一页。    文章的开头,以1947年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先后300余万工人罢工为切入点,讲述了l.u电子是如何在这历史的洪流中逆流而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陆景泽的太爷爷辈开始,以简短精炼的文字,寥寥几笔刻画出栩栩如生的现实世界。    乔攸本以为这本书会很无聊,他也在想自己什么时候才会产生出厌倦下翻的情绪。    但始终没有,书中的文字仿佛在跳跃,为他构建出一个光怪陆离又充满新奇的世界,其中一些感想,完全颠覆一个普通人对人生的理念,就这样拽着他翻了一页又一页。    也会让人感慨:原来有钱人从出生起看到的就是与普通人不同的风景。    比起学到了什么,他们更注重怎么学习,这种教育成果反馈伴随他们一生,也使得他们注定不会失败,哪怕暂时失意,也能凭借强大的学习能力快速调整重新出发。    只是这本书里没提过陆景泽的小叔。    乔攸也只能将责任归咎于原作者,原作者也没怎么提过,只知道有这么个人,其他的一概不知。    书中世界投映进现实世界,所以集团发展史对这位小叔也不着笔墨才能真正实现逻辑自洽。    三十万字的发展史,乔攸仅用了三个小时全部读完。    “啪!”他合上书,心潮澎拜。    他问陆珩:    “陆管家,这本书是你亲自执笔?还是你口述,作家主笔兼润色。”    陆珩放下手中的《双城记》,眉尾轻轻扬起,唇角挂着笑,反问乔攸:    “那,你先告诉我,写得好不好,我再决定怎么回答。”    乔攸:?    “如果我说写得不好……”    “那就是我文字不精,只能写出这种拙作供人谈笑。”陆珩笑道。    “如果我说写得好。”乔攸又问。    “那就是作家老师主笔。”陆珩语气坦然道。    乔攸拍了拍陆珩的肩膀,予以肯定:    “你还挺谦虚。”    “过奖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