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3章  (第1/2页)
    说是器重,其实也没有给他一官半职。    李珑总怕张黎有了职位后会被朝廷调走。    张黎是知晓秘密的人,对于这样的人,要留在视线以内。    既然不给官做,给钱总成吧?但李珑给他的银子也不多,所以张黎便总趁着做事,偷摸得些好处。    司马承恩的田产房屋,便是张黎捞的好处。    他哪能想到,这些好处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张黎从李珑府上离开,先回一趟家。    他脱下常服,换上一件不起眼的黑底长袍;丢下惹眼的大刀,藏两把匕首在衣袖内;取几张银票,便轻装出门。    不能待在京都了。    张黎今日偷听到李珑和刘砚以及王府詹事说话,听那意思,是要杀人灭口。    刚刚走出坊街,便见京兆府的人冲进来。张黎翻墙进入一个院落,避开衙役,躲在墙内沉思良久。    还是要躲到外面去。    什么地方能够容他躲藏呢?    张黎转过头,看向不远处的骊山。    京兆府府尹的位置不好坐。    下辖的郡县太多,京都又到处都是皇亲国戚,哪个都不好惹。    但刘砚有自己的处世之道。    他是闷葫芦,不拉帮结派,也不巴结逢迎,专心审自己的案子,立志不出冤假错案,不让百姓心寒。    司马承恩的案子也不例外。    即便你是十几年前死的,即便你跟谋逆有关,只要死在我的地界,我就给你查清楚。    但部下跑一趟,没有抓到张黎。    这个私自处置司马承恩田产的人,竟然先一步逃跑了。    刘砚干脆把张黎的家人亲眷全都缉拿到案。    京都的百姓看着被绑在一起,一连串进入京兆府的疑犯,个个瞠目结舌。    “你们大人怎么抓人跟串蚂蚱一样?行不行啊?”    刘砚不在乎别人怎么评判,能问出线索最重要。    果然,张黎的一个亲戚担心受到牵连,透露给刘砚,说家里有位长辈,在骊山出家。    骊山……    刘砚神情沉沉,那倒是个躲藏的好地方。    刘砚封禁骊山搜捕张黎。    在此之前,肃王府的人马已进入骊山。    山顶的青云观被围起来,道士们看着冲进来的衙役,不明白出了什么事。    刘砚请道长放心,询问这里是否有一个名叫张安的道士。    那是张黎的亲戚。    “张道长进山采药了。”道士们答。    “那你们的观主王真人呢?”刘砚又问。    “一同采药去了。”    骊山数百丈高,山势逶迤,树木葱茏,想在这里寻找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