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巧遇耳 (第2/2页)
如此吧。” “啊呜呜……”小孩子惊恐着扑到父母怀里痛哭。 江展心情不错,示意了下周苍,周苍将怀里的大包小包塞到了孩童父母怀里,“殿下心善,这次口头教训略做小诫,这些拿回家给孩子压压惊吧。” “多谢……多谢……殿下大恩永世难忘……” 孩子父母惊魂未定,不敢收也不得不收,既然已经允许离开了也不多说什么,一边感激着一边拿着东西抱着孩子远远跑开了。 目送着一家人离开,陆玉道,“淮安王怎会在此? ” 江展作势理了理袖子,“随便走走而已。”他示意周苍,“咱走吧。” 周苍站着没动,江展咳了一声,“站着干什么,走吧。” 陆玉适时道,“已经到这了,安王不若来府上饮一盏茶再走。” 周苍看向江展,江展微昂了昂头,“梁王公务繁忙,不多做打扰了。告辞。”他拂袖转身,潇洒离开。 走出一段距离,周苍跟上来凑近了问,“殿下,你怎么不进去,我都给你创造机会了你还推了,想什么呢……” 江展笑意掩不住,“你懂什么,人家就是客气客气。嘶,她能客气客气便可以了。” 周苍怪异地看向江展,他笑意堆在眼中,不知何来的喜悦。而后又低下头,踢着路边的石子,哼了两声小曲。 周苍:“……” ———— 朝上,南方传来捷报。 南越闽越一战尘埃落定,大魏军队协助南越军大获全胜,俘闽越军两千,闽越军后撤,退回国境内。南越不曾乘胜追击,以立国主为要事,三皇子赵子婴登基为南越王,永世与大魏交好。 南越王特遣使者入魏亲向女帝问候,上奉大魏,象牙二十对,波斯银盒三百盒,乳香百斤等一系列舶来品,另奉鲜荔枝等大魏境内不常见的水果和果种以及种植方法,使者奉南越王亲笔手令,言,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 女帝甚喜之。 又悲痛告之,安国使君与南越太后在宫廷的一场意外大火中逝世。南越王将来第一子愿入大魏,承大魏文化教导。女帝不曾有异议。 朝堂上下喜不自胜,南越版图收于大魏,大魏声望又添一层。 ———— 暮春袚禊。 三月上巳,祓禊于水滨。 袚禊原为商周时期流传下来的去灾、涤身、驱邪的仪式。最开始起于民间,后来前几朝都将其作为官方的一种祈福仪式。大魏建朝初期考虑国库不足,以发展民间生产力为主要目的,不沿用此祈福仪式,减少国家不必要支出,仅留几个必要的祭祀仪式。 而袚禊仪式并没有断绝,近十年左右,百姓远离战争稍有富足,袚禊继续在民间流传起来。 世家大族也与其同乐,在东水一处划出一块地方,以供祈福娱乐。 因是世家大族的祈福活动,王亲贵胄不在邀请之列。 而每年组织的世家都不相同,但基本也年年是那几大家轮换着来。自春秋战国时代以来一直屹立不倒,要么世代在各朝任重要官职,要么破天富贵几代不曾挥霍尽。 累世公卿,家族荣耀比天大,几代的荣光绵延百年,于乱世屹立,于盛世壮大。 今年是苏家组织举办,递请帖邀宾前来。 东水之岸,白帷帐如云雾,岸上围了猎场,供宾客骑马射猎。 鎏金云纹香炉袅袅生烟,炉内炭火红艳,将木炭烧得通透。苏云淮坐在帷帐下调香,不时有宾客前来送礼攀谈。 陆玉来得晚,等到前面的人聊完了才上前。 “苏相,久见了,一点薄礼,不成敬意。”冷绾适时将礼物送上,苏云淮身边的侍从接下。 苏云淮端着清朗笑意,“安梁王,久见。梁王肯拨冗前来,苏某甚是感怀。” “哪里,苏相肯邀陆某,才是陆某之幸。” 香炉中噼啪作响,一股透着清鲜的香气缭绕过来。 陆玉赞道,“好特别的味道。” 苏云淮打开香炉铜盖,拿竹篾拨了拨里头烧得焦黑的碎皮,“是南越进贡的荔枝,以荔枝果皮辅以乳香,香气清透而浓郁。”他又往里添了一铜勺乳香粉,“安梁王也可一试。” 陆玉懒得听他话外之意。 “今日天气甚好,苏相不策马一游吗?” “还有诸多宾客未至,苏某需在此迎接,梁王若是欲策马,北帐有供宾客穿着的猎装,梁王可前往简单着衣,领马入林。” “多谢。” 两人简单寒叙,陆玉转身,欲带着冷绾往北帐去,没走出几步,谁料,忽闻马蹄声疾驰,高头大马鸣啸着冲陆玉而来—— 陆玉凛然,岿然不动,骏马冲驰带起风,扬起她鬓边碎发。直到长长的一声马鸣,马蹄高举,骑马之人勒紧了马嚼,“吁——” 马上之人勒停了马,居高临下地望着陆玉。 “啊,原是梁王殿下啊,久见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