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1节 (第2/2页)
,拿到天齐国的户籍,成为天齐国百姓。 接着户司给他们分土地,可以租借农具。 又或者趁着这个时间,去外面做工赚钱。 总之! 宁安州的官府不会赶他们走! 还会帮他们安家! 一些会砍木头的人立刻站出来,这里面有男有女,他们都听说宁安伐木会的名号,甚至一些人也是冲着伐木会来的。 有这些人带头,接下来的统计工作就容易了。 最后统计在册的人数,男女老幼加起来,一共两万三千一百九十四人。 在古代,人口就是财富。 虽说一两万人,对天齐国来说不算什么。 但景国的人口差不多三百万,一下子走了两万三,实在不是小数目。 对方的震怒可想而知。 就看他们什么时候会发现了。 这边紧锣密鼓地安置。 他们这一批人,也被称为新宁人。 原来是喊新宁安州人士。 但喊着喊着,就变成新宁人了,这样称呼倒是亲切。 新宁人被户司组织去修路,原本以为是要下苦力才能赚钱。 谁知道在宁安州做事,一个时辰休息一次,每次一定会补充水分。 一天顶多做四个时辰就休息,一天三顿饭管饱不说,工钱按天结算。 这群新宁人揉着眼睛,恨不得把饭菜都塞嘴里。 这看得其他本地人觉得心酸。 新宁人也太惨了。 看他们骨瘦如柴的,干活却格外卖力。 哎,真难啊。 景国来的人,因为没有语言障碍,丝滑地融入到宁安州,成为宁安州的一分子。 与此同时,指挥使张将军到了宁安州。 这座天齐国最边境的城池,让张将军大开眼界。 再看本地跟天齐国风俗没什么不同,不由觉得自己狭隘了,下意识把镇南关当驻守地。 实际上,驻守在宁安州,才是最合理的。 张将军一来,意味着本地征兵即将开始。 征兵主要分为常备兵跟民兵。 前者算是职业军人,这不用说,按照正规模式培养即可。 后者则是让适龄百姓登记在册,平时组织训练,需要的时候,后者会第二批上。 宁安州最近的变化,看在不少人眼中。 张将军先带来五千人,这便是职业军人,在宁安州当地寻找合适的驻扎地。 后者民兵的征调,则由纪元完成。 这原本也是正常流程。 可宁安州的百姓又不是傻子,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也都发出同样的疑问。 “宁安州,是不是要征兵,要交田税,人头税了?” 此事一直悬在整个宁安州百姓的头上。 虽说新宁人还在疑惑。 这不是必须要做的吗。 他们在景国,不单要交这些东西,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税收。 但对本地人来讲,还是觉得难受。 虽说心里早有准备,可该难过还是难过。 算起来,这已经是他们归入天齐国的第五十二年。 确实要交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