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_第59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6节 (第1/2页)

    这也是纪元遗憾的点之一。

    天齐国的律法还是很完善的,普法很重要,也能避免很多争端。

    只要当地百姓懂法,知道什么情况不对劲,那些豪绅们便不敢肆意妄为。

    知对知错,还是很重要的。

    所以这件事要由刘同知来做,刘同知点头,把这点重点标记。

    后面还有本地耕牛的事。

    如今的宁安州,已经达到两户一头牛。

    虽说人均有牛,还需要继续努力,但两户一头牛,绝对冠绝整个天齐国。

    可能也因此,本地开荒的田地数量,也是天齐国首屈一指的。

    刘同知一定会继续保持的。

    最后的最后。

    便是培育良种了。

    本地的官田,基本都用来培育良种。

    这也是他们衙门不缺银子,放在其他衙门,田地都要用来种粮食,供衙门众人吃喝,哪有这种闲工夫。

    原本的宁安州官田,也是一半一半,一半种粮食,一半做试验田。

    但到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了。

    良种极为重要这件事,深刻印在当地人的心里。

    虽说这次只有一百多户人家分到七九三号的良种,但给当地带来很大的鼓舞。

    只要粮食增产,让他们做什么都行。

    所以,培育良种,增产这种事,一定要走。

    后续还可以把当地各种果树,甚至蘑菇都拿来培育,当地的蘑菇非常好吃,可以晒成干卖出去。

    当地农户也可以多一分收入。

    刘同知写了不知道多少字,终于交接了一半。

    一半!

    剩下稳定物价,盘查来往商贾,维护当地治安,还要想办法警惕景国。

    纪大人的脑子能不能也借他一半啊!

    好在黄同知可以帮他分担不少。

    黄同知也就是当年的黄夫子,他对此也啧啧称奇。

    他也做了十多年的官,还从未见过这样的长官。

    此事若是老赵知道,必然会很欣慰吧。

    他的学生,真的很厉害,也真的为百姓考虑。

    一直到过年,整个衙门算是松口气。

    一年到头,就这几天长假啊。

    但很多人发现,他们好像习惯忙碌了?

    主要是这些忙碌,真的很有意义。

    本地百姓也真的看得见。

    所以大家没事就往官田跑,还去种植七九三号稻种的农田里看看。

    其实如今的占城稻七十九号已经是第四代了。

    但大家已经习惯喊七九三,毕竟也是从三代开始,产量慢慢增加的。

    这稻子长得特别快,扎根也牢固。

    要说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味道一般。

    不过本地人,还没有到追求味道的阶段,能吃就行了。

    纪元在田间走着,无意间看到一片水冬瓜树。

    看这个树木,虽然看着很高,但像是新种的?

    因为这一片树木,跟其他树木看着很不一样。

    纪元身边的小吏柴烽还问了老农,附近的农人道:“就是您让我们种的啊。”

    我让种的?

    三四年前那一批水冬瓜树?

    竟然长得这样高了?

    看着有四五米的样子,想来再种个几年,又能给当地人创收。

    时间过得可真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