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2节 (第2/2页)
以勉强运作。 可大大小小的问题还是有不少。 小问题甚至可以暂且放到一边。 大问题有两个。 一,热量浪费。 高夫子计算,蒸汽的热能利用,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等于说,一百斤木炭产生的热能,实际发挥作用的,不到一斤。 这种浪费堪称可怕。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第二点也很离谱。 那就是蒸汽的使用不够连贯,温度控制是大问题。 过冷会停摆,过热直接炸炉。 后者是会出人命的。 纪元没记错的话,他那个时空的纽卡门蒸汽机到人们熟知的瓦特蒸汽机,似乎用了五十四年时间。 他这边四年时间,确实只踏入一个小小的门槛。 有时候就算知道答案,也抄不来啊。 科学到底是不同的。 蔡丰岚方才还在因为设想兴奋,这会也觉得离谱。 但事情都需要解决。 也都会解决。 他们无比相信纪元。 纪元闭上眼,细细思索蒸汽机的发展过程。 从蒸汽动力时代的开始,再到蒸汽动力的运用。 他们到底哪里做得不对。 片刻后。 纪元忽然坐起来。 是实践。 是关于蒸汽机的一切研究,都没有付出真正的实践。 他一直强调,蒸汽机可以改变纺织行业。 但是高夫子也好,殷博士也好。 他们了解纺织行业吗? 他们碰过纺织机吗? 没有,便是自己,也只知道原理,不知道具体的运行步骤。 所以,那要怎么办实践。 “原来是这样。” 而他那个时空的蒸汽机,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 比如纽卡门蒸汽机,是为了解决矿井抽水问题。 是先有问题,再去一步步地解决。 所以,即使那台蒸汽机笨重,效率不高,甚至是很多现有东西拼凑出来,但他依旧是蒸汽机。 后续,也跟着那台蒸汽机,研究出更完备的蒸汽设备。 反观他们这边。 只知道研究,却并不付诸实用。 纪元狠狠拍了自己脑袋:“怎么这样糊涂。” 若不是这次去建孟府,若不是腾出时间好好思考。 估计到现在,大家还是在闷头研究。 所以研究不落地,那又有什么用。 科学是要跟实践结合起来的。 提了纺织机又如何。 虽说研究数科的高夫子他们如今不受科举仕途的待见。 可他们依旧是士,依旧是贵族。 纺织机,以及操作纺织机的女工们,一个是匠,另一个是匠人,甚至是女匠人。 在士农工商里。 他们是不会有太多接触的。 自然也不会真的去研究其用途。 换句话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