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2节 (第2/2页)
可这树的特点,便是喜湿。 就河西府的缺水程度,那是不要想了。 纪元所在的滇州府多雨多湖泊。 而河西府,完全是两个极端。 此地水冬瓜树是不行了,蒲公英,或者说橡胶草,却是可行的。 河西府知府口中说的某个指挥营研究出来的,但不会大规模生产。 那个指挥营的人,纪元认识,不仅认识,还很熟悉。 他们可是多年好友,即使这些年没见,但一直都有通信。 所以纪元回知府的是:“让那个指挥营去肃州吧,我们一定会把橡胶草给研究出来。” 知府自然满意,点头:“这有何难,你们先去肃州上任,本官去跟本地将军商议,相信他会同意的。” 只要研究出橡胶,对整个河西府来说都有好处。 现在谁还不知道橡胶的作用? 不知道橡胶能赚多少钱? 那个指挥营的人,自然就是武营,刘军。 京城一别,算起来,已经有六年时间了。 六年。 也就是纪元考上状元那会。 这会想想,真的过去很久很久了。 当年武营刘军,在京城屡屡受挫,这才出了京城,回到边卫。 在京城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也不知道在边卫的日子如何。 估计他们也想不到,跟纪元还有再见面的时候。 不过纪元当时大散橡胶制法的时候,武营他们是第一个拿到手的。 而且据纪元知道的,其实橡胶草的种植并不难,提前方法也还算简单,所以他们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管哪里出了问题,到时候见面了再说! 反正从河西城出来,纪元他们继续往更西北的肃州走。 肃州还算不得边卫,但也紧紧隔着几座城池而已,所以还有些距离。 不过对比滇州府来说,这里已经够近的了。 是的,够近了。 从京城去往宁安州,至少要走六千里地。 现在京城到肃州,也不过四千五百里而已嘛。 蔡丰岚听着,都忍不住摆手:“什么叫只不过,什么叫只不过啊!” 他除了上京赶考之外,真的没有走过这样远的路! 再想想纪元的行程。 确实够远的! 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 说起来,这里还能跑马,去往滇州府甚至不能这样畅快地骑马,也算好事? 眼看临近肃州,一行人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虽说有劫匪的小插曲,总体来说还算可以。 越靠近肃州,越能看到骆驼队伍。 这些队伍行进得并不快,皆是戴着帽子,抵挡夏日的阳光,腰间缠着羊皮做的衣裳,此地早晚冷,需要保暖。 一路的驼铃声让纪元他们看得新奇。 当地人的皮肤多黝黑,脸上还有风沙的痕迹,当地语言倒是还算好懂。 不过他们看着纪元等人队伍接近的时候,弯刀都要抽出来了。 眼看这种情况,再想想拦路的劫匪。 估计这些商队,经常被劫匪骚扰。 好在纪元他们并不停歇,走近来看,他们衣着不说华丽,但也不差,这才让大家放下戒心。 还有眼尖地道:“领头的两人穿着官靴。” 这话一说,不少人探头看过去,领队人道:“李老汉,是你们肃州的官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