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第933节 (第1/2页)
好在他们中午有一顿免费的工作餐,自己也能发点豆芽、冲碗麦片,否则这点物资真不够吃。 看到芦丁鸡蛋,徐茵问后勤部的工作人员:“我们能自己在家养芦丁鸡吗?” “可以,每个家庭单元能领两只芦丁鸡,但饲料得自己负责哦。”后勤人员笑眯眯地说道,还捏了捏徐茵嫩嫩的脸颊,“真可爱!” “……” 得到这个讯息,四个孩子领完物资就去隔壁申领了两只芦丁鸡的鸡苗,并花了两颗土豆换了个养芦丁鸡的笼子。 家里多了两只芦丁鸡,晚上有活干了,清理鸡窝、喂饲料、逗鸡玩。 芦丁鸡喜欢吃各种小虫子和玉米粒。 徐西掏出一罐晒干的玉米,这可是她自己种、自己晒、自己搓玉米棒子获得的玉米粒,磨成细碎的颗粒状,喂芦丁鸡吃。 “小鸡啊小鸡,快快长大!下蛋给我们吃!” 徐东看着芦丁鸡,想起了被他们留在地堡看家的大鹅小鹅:“真想它们啊!” “我也想棉花糖、小奶牛了!要是能带他们来这里就好了!” “我们可以去看它们呀!也许小鹅们又生蛋了,我们去捡鹅蛋!” 宁瑾摇摇头:“我听后勤部的人说,中心城的出入口马上要关闭了。” “为什么呀?” “不能出去了吗?” “嗯,外面的气温又上升了,积雪很快就会融化,到时候会发大水。” “啊!又要像前几年一样,大水漫进房子吗?那大鹅它们会不会有事啊?” “不会的。”徐茵安慰小伙伴,“我们的地堡很安全。” 这天晚上,中心城提前关闭。 因为气温骤然从零下十几度升到零度,警报拉响的同时,气温还在继续往上爬升。 5°、10°、15°、20°…… 仅仅一个晚上,地面传来的气温,已经飙升至了30°。 整个北半球都处在迅速融雪状态。 气温还在节节攀升,北极圈都进入了盛夏。 海平面逐渐升高,地势比较低的沿海城市和岛屿,陆续被淹没。 不仅如此,个别板块还引发了地震,海啸也紧随其来。 国内还好些,举全国之力,按行政区划建造了三十多座地下中心城,赶在这波天灾降临前,带着辖区子民撤离了地面。 国外,尤其是那些收到了匿名预警信也依然不听劝的国家就惨了,有的直接被海啸覆灭,有的整座城泡在洪水里,躲无可躲。 吃着工作餐、听着食堂广播的民众庆幸之余多少有点后怕。 他们当中很多人一开始并不打算搬来中心城,大家都搬走了,老基地就剩他们几个,住着多舒坦啊。反正都是地下,有什么区别? 后来听说过期不到中心城报到,将永久失去市民卡申领,这才不情不愿地来了这里。 现在一个个庆幸自己不算太反骨,真香定律虽迟但到。 徐东去还餐盘的时候听了一耳朵,回来拍拍小胸脯,对小伙伴们说:“幸好我们听宁哥的话搬来了这里,听那个在监控室工作的大叔说,老基地旁边的小区,三楼以下都被淹了,我们福利院才只有两层呢!” “那老白它们岂不是淹死啦?”徐西忽然想到那群动物小伙伴,放声哭起来,“哇——” “……” 徐茵根本来不及安慰她。 第1305章 苟在天灾末世的日子(33) 直到回到住处,徐茵小声告诉徐西:“咱们的地堡结实着呢,就像这中心城一样,洪水灌不进来。” “真的?” “那当然,我有骗过西西吗?” 徐西闻言,破涕而笑。 宁瑾瞥了徐茵一眼。 心说你骗过的,不然棉花糖、小奶牛和老白哪里来的? 但他识趣得啥也没说。 徐茵给了他一个“小子,你很上道哦”的眼神,岔开话题:“我们明天去找刘教授,再开几块地吧。” “为什么呀?不是一人一垄就行了吗?”徐东不解。 宁瑾:“茵茵是担心,外面现在到处发大水,连甘蓝、乌塌菜都没得吃了,蔬菜会更紧张。” 一听会吃不上蔬菜,徐东徐西立马道:“那还等什么呀?我们现在就去找刘教授吧!” 尽管是晚上了,但想想刘教授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才去睡,四个孩子就凭工作证刷开了负二层的种植区,找到了刘教授。 听明来意,刘教授欣慰又感动:“你们真是好孩子!不过你们还小,一人一垄地能坚持下来,就很棒了,扩种的事,交给其他人吧!” “教授,我可以。”徐茵说,“我自从身体好了以后,力气越来越大呢!开地就交给我吧!” 宁瑾三个孩子抢着道:“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