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第965节 (第2/2页)
人,“你是我挖来的镇店大师傅,没有你,咱瑞福楼的生意有没有现在这么好可难说。” 徐茵笑笑:“不管怎么说,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我都记在心上,等我回来再好好谢谢你们!” “行,希望你此行顺利,到时候带着你哥一起回来,我给你们接风洗尘。” 王钊一直把两人送到月台,还想帮忙提着行李送他们到卧铺,被瑞玺瑾接了过去:“这么点东西,我来就行,你回去吧!我不在这几天,瑞福楼就交给你了。” 王钊:“瑞哥,这话还用你说!我都把瑞福楼当家了,从开业到现在,我妈看到我的次数,还没楼里的师傅们看到我多。” 他人虽年轻,但天生爱操心,这不,行李都被瑞玺瑾接过去了,依然不放心地跟着上了车,等找到铺位、放下行李、安顿好一切,要不是即将发车的哨声响了,火车慢慢动起来,他还想帮两人去开水房接杯热水呢。 徐茵透过车窗,看到匆匆忙忙跳下车的王钊,忍不住笑:“你这个兄弟人还挺好的。” 瑞玺瑾点了一下头:“嗯,自小就在一起玩。爷爷嫌我小时候性子沉闷,见阿钊活泼跳脱,就让他带着我玩,希望我们能互补一下。” “瑞爷爷是个睿智又善良的人。” 瑞玺瑾垂下眼睑:“可惜,好人不长命。” “……” 这话就接不下去了。 徐茵干脆换了个话题,聊起了自个素未谋面的便宜兄长。 “……在我五岁那年,才发现我哥被抱错了,打听来打听去,只知道被一对南方口音的夫妇抱养了……我爸妈就托了厂里跑长途的司机,去南方几个城市拉货时,把寻人启事带在身上,沿途张贴在醒目的街口电线杆上……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倒是没想到陈师傅这次回来,还真带回了一个好消息,说有人揭走了一幅寻人启事,对方瞧着寻人启事上的画像,说了句眼熟什么的,怀疑那人认识我哥。你就当我是去碰运气的吧……” “寻人启事上有你哥的画像?”瑞玺瑾狐疑地问,“可你不是说你哥出生就被抱错了?” “是啊!那画像是我照着家里的全家福,把爷爷、奶奶、大伯还有我爸我妈几个人的面部特征提取出来画的。其实我们也不确定,我哥长得到底像我爸还是像我妈,又或者会不会隔代遗传……” 瑞玺瑾听完倒是挺佩服她的。 这个方法的确妙! 且不论长得像不像,有画像总比没画像给人的印象要来得深刻。 路人经过电线杆,看到一副写满字的启事,目光一扫就走过去了。但看到带肖像的寻人启事,下意识会停下来多看几眼。这个多看几眼、那个多看几眼,看得人多了,没准还真有人觉得寻人启事上描述的情况耳熟。 至于是不是徐家要找的孩子,就有待商榷了。毕竟这世上容貌相似却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也不是没有。 第1358章 万元户女主的短命堂妹(40) 这年头除了过年过节,平时坐火车尤其是坐卧铺的人不多,所以每到一个站,都要停靠很久。 徐茵两人所在的卧铺包厢,刚上车时就他们俩,一人一边下铺,喝喝茶,看看书,啃个赵师傅送的脆桃、鱼干,到饭点拿出自己做的干粮、小吃,倒也安静清闲。 不过过了潭县,人就多起来了。 很多人买不到硬座票,旅途又长,只得咬咬牙买卧铺票。 徐茵寻思如果换成她爹妈来的话,十有八九也是买硬座票。 卧铺票要比硬座贵一倍多呢,一来一回差不少钱。 这年头只有外出公干、旅费能找单位报销的人,才舍得乘卧铺。 所以,即便每到一个站,进进出出的旅客很多,卧铺包厢这里依旧挺安静的,个别旅客上车下车,也不会像硬座区那么喧哗。 徐茵两人所在的包厢,直到次日中午,在鸣县车站停靠时,才上来一对小情侣。 从他们交谈里得知,姑娘是个知青,下乡插队与本地青年相爱了,这次是带丈夫回娘家探亲。 他俩买的是中铺票,妻子睡徐茵上铺;丈夫睡瑞玺瑾上铺。 火车停靠鸣县站的时候,正好是中午。 徐茵两人正准备吃午饭: 饭团还剩两个,徐茵和瑞玺瑾一人一个;又解开装玉米馒头的干净透气的纱棉布袋,拿了三个玉米馒头出来,她一个,瑞玺瑾两个。 小小的餐桌上还挤了一罐牛肉酱、一颗咸鸭蛋、两杯紫菜虾干汤。 刚上车的情侣扫了一眼他们的伙食,看到这么丰盛,那丈夫就问:“现在餐车上还有汤和饭团卖吗?” 瑞玺瑾看了对方一眼,一脸骄傲地微抬下巴指指徐茵:“不啊,她做的。” “你对象手艺真好!这馒头看着好软乎,一点都不干巴,饭团看着也好吃。” “……” 这话一出,瑞玺瑾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看向徐茵,第一反应是怕她生气,明明不是对象,硬给她添了个对象,徐师傅不会一怒之下辞职不干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