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第1038节 (第3/3页)
详的人,留不住丈夫、如今连唯一的嫡子也成了活死人,所以长期在家庙诵经祈福,除了定期询问儿子醒没醒,几乎不怎么出来,平时在东院活动的主子只有薛大爷的两房妾室以及妾室所出的庶子庶女。 老太君也只关心大孙子醒没醒,对庶出的孩子不怎么上心,毕竟她当年是正妻,没少受老太爷那几房妾室的气。 府里的下人也大都是看碟子下菜的货,见老太君都不过问,对大房一家的伺候逐渐漫不经心起来。 以至于三年过去,东院一片萧条,荷花池沿岸杂草丛生,除了大公子的院落外,其他院落也都墙面斑驳、木锈斑斑,本来应该露出青砖面的路,也被杂草覆盖了,下过雨沾在上面的泥泞也没有扫除。 徐茵一路走来,把这些不尽人意的方方面面收入眼底。 第1470章 霉运女配吃瓜种田(4) 即将到老太君的正院时,她远远看了眼西院方向二房的住所—— 好嘛!亭台楼阁的柱子、木质顶,一看就是新漆的,鲜艳的色泽在阳光下都反光了。 再看近处的几座院落,白墙青瓦,干净亮堂。 如此白净的墙面,一看就知道经常粉刷才有的效果; 瓦片也齐齐整整,不像大房,方才路过某座小院落,差点被猫带下来的碎瓦片砸到头; 院落四周的花花草草,也都修剪打理得很清爽。 徐茵的垂下眼睑,一一记下东西两院外部环境、设施方面的差别对待。 屋里的摆设,包括夏天的冰、冬天的炭,她暂时还没去看过,等调查完以后再做评价。毕竟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嘛。 “孙媳来迟了!还请老太君见谅!” 一进正院厅堂,徐茵先给上首座的老太君请安。 请完安给老太君敬了茶,老太君笑呵呵地打量着她,露出满意的神色,把事先准备的一对祖母绿手镯,套到了徐茵手腕上,另外还给了她一个厚厚实实的红封,不晓得是银票还是地契。 接着给到场的女眷长辈敬茶。 引领的婆子在一旁依次介绍: “这位是二夫人。” 徐茵:哦,男主的亲妈。 “这位是三姑奶奶。” 徐茵:哦,老太君嫁在本地的女儿。 “这位是明夫人。” 徐茵:哦,老太君的侄女。 敬了一圈长辈,收了一圈见面礼,不外乎都是从身上摘下来的心爱饰物。 接下来轮到平辈。 她因为是长孙媳妇,在场的平辈女眷都得尊呼她一声“大嫂”,所以,是她们给她敬茶,她给她们见面礼。 见面礼是徐母事先准备好让陪嫁丫鬟带来的,就怕这个倒霉女儿不懂京中这些礼节,闹出笑话。 用不着徐茵操心,她乐得轻松。 认识了在场女眷,徐茵发现自己婆婆不在。 许是看出了她的疑惑,老太君神色淡淡地开口:“昭儿的母亲……” “母亲!” 这时,一名容颜憔悴的中年妇人匆匆赶到,呼吸间还带着微喘。 “儿媳来晚了,请母亲恕罪。” “嗯。”老太君似叹非叹地应了一声,“知道的晓得你是在为昭儿祈福,不知道的还当你不待见昭儿的新妇、故意晾着她呢!” “儿媳高兴都来不及,怎可能故意晾着茵茵。” 钟敏华没等徐茵敬茶就主动接过去一口气喝了,然后把一个摩挲得很光滑的小叶紫檀木匣子塞到徐茵手里,眼含歉意道:“好孩子,今儿是我不对,回头娘亲再补你一份歉礼。” 天地良心!她真没有不待见儿媳妇,也不是故意姗姗来迟,她每天为儿子诵经祈福都来不及,哪有心思揣摩别的。 实在是这几天既要诵经祈福,又要腾出时间接待来喝昭儿喜酒的娘家人,其他客人有老夫人应酬,但娘家人来了总不能不露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